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专业发展历史 我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创办于2000年,2013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更改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2010年获批市政工程硕士点及建筑与土木专业学位(市政方向)硕士点。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市政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大、中专院校等从事水的健康社会循环有关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管理方面工作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专业的培养理念 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中心,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建立以专业基本技能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和工程创新工程培养为目标的三层次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利用职业素养培训平台、自主研学信息平台、工程实验训练平台和工程设计综合能力训练平台,着力于培养工程型、创新型人才。学科特色具体体现在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村镇供排水系统工程、矿业废水处理新技术与新工艺、超声波水处理技术、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技术、高级氧化饮用水处理技术、城市供水规划及水厂设计改造应用研究等方面。 4、专业学科建设 专业拥有市政工程学术性硕士点、建筑与土木专业学位(市政方向)硕士点及工程硕士领域学位。硕士年招生规模在13~15人,学科现有水质保障实验室,水健康循环实验室,水质分析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总有机碳测定仪、活性污泥呼吸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双目倒置生物显微镜、智能型混凝试验搅拌仪、COD消解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马福炉、溶氧仪、实验室超纯水机、浊度仪、生化培养箱等一系列实验室研究设备。近年来结合国家重大工程承担、完成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有30多项。每年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工程科研课题,年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各类图书资料较为丰富、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软件齐备;实践基地建设完备。 5、专业培养条件 给排水学科现有教师20多人,教师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博、硕士生导师13人,《环境科学与技术》编委1人,另有一名外聘博士生导师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球环境领域15名“新崛起研究者”之一,住建部“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及国际水协“东亚区项目发明荣誉奖”获得者。为了有效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特聘请中国科学院强志民研究员、人民大学张光明教授、同济大学关小红教授为学科兼职教授,并聘请青山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苗育中总经理等一批工程实践单位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目前学科多人在注册公用设备师(给水排水)、环评师、注册咨询师及建造师等领域具有从业资格。 以社会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理论教学上,紧跟水科学发展前沿;合理搭配师资,分方向形成协同指导小组;有效利用校友资源,严格控制毕业答辩环节,采用预答辩与正式答辩方式相结合;充分借力网络,采用数字化媒体教学。提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条件,已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开放性实验室制度,开设创新型实验,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践基地,从而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坚持“传、帮、带”的优良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利用长短学期,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正确处理好课内教学与课外指导的关系。 学科科研成果丰硕,先后承担了100余项纵横向科研项目,共完成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近三年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省部级项目,年均科研经费达300万元以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与教材10余部;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十二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等各类奖项10余项;学科还与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都县供水公司、大余县环保局、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国县建设局、江西五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安远县水利局、西部矿业、麻栗坡金玮矿产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一大批成果得到应用。 学科拥有江西省环境岩土与工程灾害控制重点实验室、赣州市赣江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以此为依托,建立了水质保障、水质分析等实验平台;与鼎蓝水务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及北京鼎蓝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水健康循环实验室。此外,与校外多家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建立了长期的较为稳定的校外合作实训实践基地,如:江西洪城水业股份有限公司、南昌青山湖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象湖污水处理厂、赣州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五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江西汇城设计有限公司、赣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赣州市水文所、赣州市环卫所、水西冶金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二十余家校外实训实践基地。 6、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各类成果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为校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专业,近年申报及获批大量省级及校级教学质量工程,包括省级“高等水处理理论”案例教学、省级教改课题“给水排水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基于“卓越工程师”目标的市政工程本硕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校级“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践教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实验教程”建材建设、“给水排水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获省级教改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公开出版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自编教材10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 7、专业应用领域及就业前景 面对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水源污染加剧和我国水环境逐年恶化的严峻局面,水问题已为政府和媒介关注、民众关心的焦点。水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是解决水的健康社会循环问题。包括一切由城市原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构成的水社会问题均属于本专业应用领域。据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在全国高等教育250多个专业的社会需求量排名中,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列第38位。近五年专业就业排行榜中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均位列前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8、专业荣誉 学生在“国际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节能减排社会实践及科技竞赛”、“全国环境生态科技创新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学生作品获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分时弃流自动雨水收集装置》、《水资源使用情况调研及可行性建议》、《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一站到底”系列知识竞赛》等作品被赣州电视台、赣州晚报、赣南日报、中青网等多家媒体广泛报道。近三年,本专业均有学生获得宝钢奖学金(全国每年仅500名左右)。2016年本专业两名学生获得“江西理工大学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一名学生获得“毕业生十大典型人物”荣誉称号,一名学生被澳大利亚八大联盟名校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一名学生被保送至重庆大学攻读市政工程研究生。2017年一名学生被悉尼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一名学生被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环境工程研究生。2018年有一名学生被中国人民大学提前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学科向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输送大量优秀研究生。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前茅,学生就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学生培养质量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

相近院校推荐

最新江南游戏网页版网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