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电竞logo > 高考助考 > 心理辅导 >正文

为什么中国老师家长只看看成绩

2017-10-06

成绩,是孩子和家长角逐的战场,不知有多少人在这上面投放了巨额的精力。然而,现在悄悄衍生出一个成绩无用论学派,而且影响力逐渐扩大。那么成绩到底有用还是没用呢?为何看重成绩?

为什么中国老师家长只看看成绩

成绩,看似无用实则有用。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弊端一大堆,学历史时总会产生一种古人好傻的错觉。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科举是人才选拔的最优途径了。

我们现在的高考也是一样。有人说寒门再难出贵子,有人说考试不合理,培养出的大学生很多都没有用武之地。但是,目前高考还是目前的人才选拔的唯一途径,想要撼动这个体制很难。如果你不能动摇它,那么只能顺应它。

再说,我们向往美国那种多样性的人才选拔,其实只是我们对美国的教育制度缺乏认知。如果中国教育的弊端大,那真不知道中国是靠什么来进行大国崛起的,毕竟中国崛起已经是一个现实,无可否认。

细数成绩无用论的支持者

成绩无用论的支持者有两种,第一种是有大才,蔑视只关注成绩的教育,认为这种教育压抑了他们的成长空间。

中国有一个这样的典型,那就是韩寒。

我现在还记得初中时看新概念作文,感觉这个人好,那篇《杯中窥人》,让我产生作文居然可以这样写的念头。

韩寒在年轻时,可以说独自扛起反对中国教育的大旗,因为他确实才华横溢,确实被教育压抑的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华,所以奋起反抗。

结果还算不错,中国教育制度没有变,但是韩寒成名了,他至少为后来人走出一条其他的路。

第二种人是跟屁虫,跟着第一种人造反,没有能力却只能煽风点火的人。

就像我,曾经一度认为学习无用,其实只是在给自己无法取得优异成绩找借口,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其实像韩寒,也早已不反抗成绩教育了,不是因为没用,而是他理解了那种教育模式针对他这种天才可能是压抑,但是更多的人还是需要的。只不过第一种人悄悄销声匿迹,第二种人却还被蒙在鼓里。

关于成绩的两个误解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大部分人对成绩都有两个误解:

误解一:成绩好就代表优秀

成绩好就代表优秀,这句话看上去好像没什么毛病。

我小时候,妈妈就从来不让我干家务,对我说你只要学习好就行了。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认知,为了孩子的成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什么花大把时间和金钱带孩子参加补课班,为了孩子进好学校而花大价钱购置学区房等等。

这些行为甚至已经到了攀比的程度,因为我们太看重成绩了,仿佛孩子成绩不好就没有了未来。

但是,这种思维的确已经落伍了。现在的家长有这种认知,可能是因为自己当初没有上学,现在混得不好。那么以后可能会变成,只为成绩而读书,以后同样混的不好。

误解二:只有考试成绩才叫成绩

现实生活中,我们被所谓成绩差的人,啪啪打脸的次数太多了。新闻中总有说优等生考大学,毕业后给差生打工的例子;还有大学生工资比不上农民工的说法。

看到这些报道,很多人就更加有理有据的站到了学习无用论的行列,其实是掉入了一个大坑。

真相是社会是公平的,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维度。难道会画画不算成绩?会舞蹈不是成绩?周游过世界不算成绩?有写作天赋不算成绩?

现在的时代,讲究打造多维竞争力,社会会自然选择竞争力高的人成为赢家。以前成绩基本可以和竞争力画等号,但是现在,还要加上其他维度算总和。

成绩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很多孩子都讨厌学习,讨厌成绩,即便是优等生也可能生出这种情绪,原因就是无论家长和学生都把成绩看成评价价值的唯一标准。

现在的时代,已经过了以成绩论英雄的时代。成绩应该回归它本源的定义,是对学习内容掌握情况的判断,每一个成绩,都对应一个新的起点。与之对应的,成绩不应该是终点,不是对人的评判,只能说明人在不同的起点之上。

家长把这种概念传递给孩子非常重要,这可以消除孩子对学习的恐惧,让他们有可能爱上学习。

上面文章中可以看到,我自己小时候的认知出现过很多偏差,只不过我自认为现在的我比那时的我有了更多的认知。我不敢说自己现在理解的教育就是对的,但是至少比那时要强,此篇文章就是不想我的孩子走我的弯路。

点击查看心理辅导更多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