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作文思路如何展开
2021-05-03考试时间紧张,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多积累,背一些优美的段落和人物素材,这样才能在考试时下笔如有神,不会太白话。高考作文的写作离不开素材的积累,尤其是对一些近期发生的时事新闻热点应用在高考作文的写作中,一定能加分不少!
课本素材运用要点和思路
学会分析和开掘材料,这是我们用好材料的前提。我们只有对课本素材蕴含的意义进行深入挖掘,才能发现蕴含其中的多方面含义,才有可能找到课本素材与表达中心的关联点,我们分析得越透彻,从中发现的写作角度就越多,材料的利用率就越高。
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中学课文中属于经典的范文,新课标很多版本的教材中都选有这首词,这首词意境高远、气势非凡,表现了革命领袖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抱负和敢于激流勇进的英雄气概。如果善于分析和开掘材料,这则素材的应用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适用于与“青春”“希望”“爱国”“责任”“胸怀”“理想”“英雄”“意气”等相关的话题、材料或命题作文。
经过分析和开掘,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以下几种写作角度:
思路一:阐述与“青春”“理想”相关的话题。《沁园春长沙》一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青春旋律和绚丽多彩的生命歌唱。词句充满了青春奋发的精神,充满了“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那样激流勇进的气概,如果没有这种青春的理想和精神成长,就不会有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
思路二:阐述与“责任”“使命”相关的话题。从《沁园春长沙》一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感受到他决心“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思路三:阐述与“意气”“胸怀”“境界”相关的话题。文如其人,有什么样的胸怀、精神,就会有什么样的文采、境界和气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魄宏伟的佳作,在当时,可能有很多人的文学功底都超过毛泽东,但是由于他们缺少毛泽东那样的胸怀、精神和气概,所以形不成毛诗词中的境界。
再比如,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经典的古代散文,高中许多版本的教材中都选有此文。文章所表现出的“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和苏轼乐观旷达的胸怀一直是历届考生运用的首选素材。高考辽宁卷《苏轼的选择》和高考江西卷《我自坦荡荡,何患无乐?》等作文均运用此素材,表现出苏轼光明磊落、坦荡一生的自然之乐和作者的志趣与取舍,立意深远,引用名言与化用诗句更使全篇的语言锦上添花。均成为当时的满分佳作。
这些事例告诉我们,对那些哲理深刻,内涵丰富的素材来讲,它们在高考中的运用范围是无限广阔的,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分析和开掘材料的能力。
高考作文社会热点素材
李文亮医生:一声哨响,一鸣惊人
触摸一个个细节,更能读懂这位医学博士身上的可敬之处。他身上的那份乐观与担当更是令人动容。是的,作为一名医生,在疫情防控的紧急时刻,李文亮没有退缩,用行动作答,他对得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每一种职业都连着一种职业精神,每一种职业精神都积极倡导责任与担当。致敬李文亮,就是致敬职业精神。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这特殊时期都能扛起责任,彰显担当,弘扬职业精神,让职业精神更加闪耀,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就一定能筑实筑牢防控网络,成功击退病毒恶魔,传来抗击疫情胜利的捷报。
“看谁是蠢材”
徐悲鸿在欧洲留学期间,有一次在留学生的聚会上,一个金发碧眼的西方留学生站起来挑衅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温和的徐悲鸿抑制不住愤怒,走到这个傲慢无礼的洋学生面前,大声说:“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你敢吗?”
1924年,徐悲鸿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分析:徐悲鸿能有那么大的成绩,除了扎实的绘画技巧,无疑有更深层的东西在支撑着他,那就是:国家、民族、个人的尊严。
话题:“民族之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