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高考防骗预警 常见的诈骗手法有什么
2021-06-07教育部联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部门梳理汇总了近年来出现的一些诈骗案例和虚假信息,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明辨网络谣言,谨防上当受骗。
高考防骗预警
一、警惕网络诈骗,莫购“高考答案”
高考是学子们面临的一次大考,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临近高考,网上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高考答案”,有人便以“出售高考试卷答案”为名,骗取考生和家长钱财。
二、考前编发“占坑贴”,考后宣传“押中题”
考前,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往往通过网站论坛、QQ空间或自媒体建立标题栏,发布空白内容的“占坑帖”并隐藏,考后再将从网上获得的试题内容等重新编辑到“占坑帖”中,并公布。以此制造考前获得试题或“押中真题”的假象,并作为噱头进行培训辅导宣传,博取网民关注,混淆社会视听。
三、考试作弊断前程,侥幸心理不可有
近几年,作弊器材五花八门,从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频隐形耳机,再到调频手表与“枪手”遥相呼应……随着6月高考季的来临,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兜售作弊器材,宣称只花千元就能轻松考过,诱导考生作弊。
四、替考代考入刑定罪,恪守诚信警钟长鸣
随着高考将至,网上开始出现所谓的“替考”“枪手”等广告信息。这类信息声称“有门路”,可以找到大学生或者往届生来替考,需要提前支付“保证金”,成绩出来后再按照“协议”支付款项等等。
五、高考招生有章法,“渠道”上学不可能
高校招生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高考录取过程中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考生及家长要高度警惕此类“花钱能买大学名额”的诈骗信息,应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轻信蛊惑,以致上当受骗。
六、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遭抢注“山寨版”以假乱真
近年来,出现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前抢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高考后常见诈骗手法
骗局一 、利用“特殊关系”拿到“内部指标”
在近几年发生的高考招生诈骗案件中,伪造文件、印章,谎称自己与领导和学校招生人员有 “特殊关系”,可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的诈骗案最多,而且也最容易让家长上当。
骗局二 、假“官方网站”混淆招生类型
骗子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以自学考试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有的甚至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大部分制假团队不但负责制假证、假学历,还会找网络技术人员制作出配套的假官方网站。
骗局三、 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进行诈骗
一些中介公司或者个人就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诱骗考生或家长,钻部分家长不懂自主招生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的空子,称自主招生就是学校说了算,只要花钱就可以搞到自主招生的指标。
骗局四 、寄送伪造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
诈骗人员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提供私人账号,让考生将学费、教材费等费用打入银行账户内,然后转走,利用考生及家长入学心切,不登录省招生考试信息网或到县(市)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或直接致电高校了解情况的心理。
骗局五 、向考生家长承诺能获取补录名额
“补录”骗局中,骗子会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自己能够获取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