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命题专家详解2021高考出题思路 减少死记硬背 聚焦核心素养
从教育部了解到,6月8日,考生参加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考试。从教育部考试中心获悉“这些科目命题在保障基础性、增强灵活性的基础上,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积极导向作用”。具体如下:
物理:回归课标和教材
“2021年高考物理依据课程标准,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深化。”命题专家介绍道。
例如,全国甲卷第17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给出某原子核经过α、β衰变后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的图像,考查学生对α、β衰变机制的理解。
值得关注的是,高考物理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与生产实践、体育运动、科技前沿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实际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专家举例,全国甲卷第18题以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椭圆形停泊轨道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高考物理通过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设置新颖的问题角度等方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提高人才选拔质量。”命题专家表示。
化学:精选试题情境,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化学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化学科研工作者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转化和利用、清洁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命题专家介绍,全国乙卷第7题以碳中和为情境,考查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并向学生普及了多种实现碳中和的手段和技术。
全国甲卷第28题和第35题以被称为“液态阳光”计划的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合成项目为情境,呈现硅晶体太阳能发电、电能分解水制氢气、氢气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燃料甲醇的技术,展示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发展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创新成果。专家表示,今年化学试题着重考查考生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探索归纳与论证能力。
生物:减少“机械刷题”
“今年高考生物试题设计稳中有新,试题素材选取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核心价值,潜移默化地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维度,分层设计,以全方位考查能力表现水平。”命题专家介绍。
生物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态势下,我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抗疫成绩,精准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功不可没。全国甲卷第38题以当前疫情防控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为情境,围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体现PCR在诊断检测中快速、准确的优势,传达学以致用的观念。
命题专家介绍,高考生物着力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满足高校选才的要求,也体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培养目标。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能力表现。高考生物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挥高考区分选拔功能的闪光点。让学生体会学科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