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及知识点归纳
2020-09-19高中地理是有些偏理科的,而必修一中的时候,基本都是偏文科的,想要学好也非常简单,小编整理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来看一下!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第1章《行星地球》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3章《地球上的水》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5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中地理必修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昼夜交替
1.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2)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 晨昏线的判读:在晨昏线上任找一点,自西向东越过该线进入昼半球,说明该线是晨线,反之是昏线。
3. 晨昏线与赤道的关系:相交且平分,因此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4.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垂直且相切,因此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度。
5. 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0°~23°26′
6. 太阳高度的分布:昼半球上>0°,夜半球上< 0°,晨昏线上=0°。
7. 昼夜交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 =24小时
(二)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计算原理:
①地方时东早西晚(同为东经,经度越大越偏东;同为西经,经度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经偏东时间早)
②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即1°=4分钟)
2. 地方时计算方法: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
说明:①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②经度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相减;一为东经一为西经相加。
③计算步骤: 确定两地经度差;换算两地时间差;判断两地东西方向;带入计算。
3. 昼夜长短的计算
⑴昼弧:任一纬线落在昼半球内的部分。
⑵夜弧:任一纬线落在夜半球内的部分。
⑶计算:①昼长=昼弧对应的经度数÷15°;
②夜长=夜弧对应的经度数÷15°
(三)区时的计算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两地时区数差
说明:
①时区数的计算:当地经度数÷15°,商四舍五入得时区数。
②时间差的计算:同减异加——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减;一为东时区一为西时区相加。
③加减号的选用条件:东加西减(同为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偏东;同为西时区,时区数越小越偏东;一东一西,东时区偏东时间早)。
(四)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和步骤
1. 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
2. 定日期:
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3. 时间计算:
⑴ 找特殊时刻点:
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
③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12;
④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24点或0点。
⑵依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东加西减的原则推算时间。
4. 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⑴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夏至日——23°26′N;冬至日——23°26′S。
⑵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即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