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高考之《红楼梦》微写作专练
2022-05-15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红楼梦》很多回目中,作者往往用一个字对人物进行评价,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即所谓“一字评”。如第8回“探宝钗黛玉半含酸”、第12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第21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24回“痴女儿遗帕惹相思”、第28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请任选一个字,以“黛玉之酸”“王熙凤之毒”“袭人之贤”等“xx之x”这种形式作为题目,结合相应回目中的故事情节进行阐释。(可选择题干中的回目,也可从其他章节回目中选字评析)
【答案】晴雯之勇
作为怡红公子的大丫头,晴雯是一位极其尽职、要强的仆人。她的针线功夫冠绝怡红院,甚至得到贾母的肯定。不仅如此,她对工作的态度也十分认真、尽心。即使自己着凉病倒,也不顾痛病,勇敢地挺身而出,“挣了命”为宝玉补雀金裘。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
题干中首先解释了何为“一字评”,即“用一个字对人物进行评价,来概括或凸显其品性”,然后列举了很多《红楼梦》中的“一字评”。考生要仔细分析,理解这“一字”对人物品性概括的准确性。
然后分析要求,以“xx之x”的形式做题目,用一个字概括人物特点,并结合相关情节阐释。这既考查了名著人物,也考查名著情节。
比如,《红楼梦》第五十二回,贾母送给宝玉一件产自俄罗斯国用孔雀毛捻成线后织成的孔雀毛披衣。这件披衣金翠辉煌、碧彩闪烁,堪称稀世珍宝。不料宝玉刚披上就被手炉中迸出的炭火烧了指顶大的一个洞。恰巧第二天是正日子,老太太嘱咐了要穿去见她。宝玉心急火燎,让婆子拿出去缝补,能工巧匠们没有一个敢揽这个活。此时的晴雯恰好生病,“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她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就狠命咬牙捱着。她带着病体,补不上三五针,便伏在枕上歇一会,即便这样,她还是撑到天将明。待补完时,已力尽神危地倒下了”。晴雯不顾痛病,勇敢地挺身而出,“挣了命”为宝玉补雀金裘,从中可以看出晴雯的品性,因此可以用一个“勇”字概括。
二.在班级召开的《红楼梦》阅读分享会上,请你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结合文本谈一谈这个人物对于当代青年有何借鉴意义。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不少于400字。
【答案】例文:
《红楼梦》中的女儿各个可悲,探春亦不能例外。“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是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探春虽贵为贾府三小姐,却是庶出之女,生长于贾府日渐衰败之时,没有施展才华的运气。最终亦是远嫁他乡,骨肉分离,虽然结局看似比其他姐妹稍好,但亦是红颜如水飘零。
可是,我却从《红楼梦》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探春。她有才华,知书识礼,有治家才能,曾在凤姐生病时很好地改革治理大观园;她亦有高远的志气,虽因管家而与生母赵姨娘起了冲突,但三姑娘泪可流,规矩不能变,她要做大事,自然不能落人话柄,所以咬牙挺了过去,这才有了后来的大观园承包制。探春,这样一个性格坚毅且不愿意向命运低头的女子,她渴望这一份平等,她值得这一份尊重。
今天,我们虽再也不用因为嫡庶之分而妄自菲薄,却也会遇到经济、地位上的诸多不平等。此时此刻,多想想探春,想想她不甘人后,努力追求平等的凌云之志,亦学习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才能、管家才能的志气与坚持。探春,今日,我们不再为她可悲,今日,我们当为她赞叹!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此题既考查我们对于名著《红楼梦》的深入阅读与理解,也考查我们的人物评析写作能力。试题要求我们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我们在写作时,就要抓住“可悲”“可叹”这两个人物特点去展开联想进行写作。对于《红楼梦》而言,关注到人物“可悲又可叹”的特点,这正是它成为名著的因素之一:“正因写实,转成新鲜”(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即人物立体化了,不再一味“好”,也非一味“坏”,这是曹雪芹在描写人物上的贡献。
我们在写作时,一方面要抓住“可悲”“可叹”这两个人物特点去对照原文,搜寻资料。“可悲”毋庸置疑,而对于“可叹”有几种解释:如我们将之理解成“悲叹”“感叹”,则人物或许略显单薄;但若是我们将“叹”理解为“惊叹”之意,那么,这里的人物或许就更为立体了。他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有其悲剧性一面,更有其抗争性的一面。此外,试题还要求我们思考“谈一谈这个人物对于当代青年有何借鉴意义”,我们在思考论证时,就应抓住上述要点,思考我们应如何避免这一人物的“可悲”性,而学习其“可叹”性。
立意:
1.悲黛玉之薄命,叹潇湘之高洁。
2.悲晴雯之早逝,叹芙蓉之心比天高。
3.悲探春之远嫁,叹探春之抗争。
三.高中语文学习提倡整本书阅读。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你积累了怎样的阅读经验?请从《红楼梦》和《乡土中国》中任选一本,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你的一种阅读方法。要求:结合该书内容说明;语言简明,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红楼梦》中涉及的人物共计九百多人,其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的主要人物便有50多人。因此,在阅读时,采用人物关系导图法梳理四大家族的人物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如史家姑娘嫁入贾家,即贾母;史湘云为贾母亲侄孙女;王家两代姑娘嫁入贾家等。利用书中人物的姻亲关系进行识记,这样对书中的人物及其事件了解就十分清楚了。
【解析】这是一道与名著阅读有关的说明性微写作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介绍一种阅读方法,结合该书内容说明。超然客公众号整理
以《红楼梦》为例,《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但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成为了学生阅读的痛点和难点。书中出场的人共计九百多人,而单单主线中的、史、王、薛四大家族中,就出现了五十多人。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关系复杂,盘根错节,姻亲相连,亲上又套亲,简直是迷宫一般,难怪人说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如此庞大的人群基数之下,通过人物关系图谱进行阅读便显得尤为重要,不然的话,很容易看完全书还是一头雾水。
而破解四大家族关系当以贾府为主线,其他三大姓都和贾家有联系,就比较容易搞清他们的关系了。贾府族谱和一般族谱一样,都是用文字或偏旁部首进行区别的。贾家立宗的头一代是亲兄弟,即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以三点水排行,宁、荣二府就因此二位国公而来。下辈以代字排行,贾演生贾代化,贾源生贾代善。再一辈以反文排行,贾代化生贾敬,贾代善娶史家姑娘(即贾母)生贾赦、贾政。再下辈以王字边排行,贾敬生贾珍,贾赦生贾琏,贾政生贾珠、宝玉、贾环。再下辈以草字头排行,贾珍生贾蓉,贾琏无子,贾珠生贾兰、宝玉生贾桂,贾环无子。贾元春为贾政之女;贾迎春为贾赦之女;贾探春为赵姨娘所生,贾政之女;贾惜春为贾珍之妹,贾敬之女。
这部分的人物关系线,需要根据题干,进行适当的举例,充当书中内容在答案中呈现。最后,应注意字数要求。
如以《乡土中国》为例介绍,建议采用板块阅读的方法,按照其本身分出的目录进行阅读。
四.下面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四个女子的命运,简述其中一个人物的一个故事。要求选的确实是判词中的人物,情节和人物匹配,事件叙述逻辑清晰完整,100字以上。
(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3)“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答案】①钗黛互吐剖心语
黛玉生病,宝钗前来探望,宝钗的百般体贴让黛玉感激不已,黛玉向她说了先前以为她心里藏奸,后来因宝钗没有当着众人说她读《西厢记》《牡丹亭》而心存感激的话,并说自己无依无靠的苦衷。宝钗亦说自己虽有哥哥母亲,只是略比你强一点,也算是和黛玉同病相怜。(第四十五回)
②探微恙互看金玉
宝钗生病,宝玉前去看望。宝钗要看宝玉之玉,只见正面写着通灵宝玉,下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宝玉也要看宝钗的金锁。上面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莺儿说是癞头和尚送的,觉得这几字和宝玉的像是一对。宝钗没等她说完就把她支开了。(第八回)
③元春省亲
元春被封为贵妃,皇帝恩准她元宵节回贾府省亲。贾府为迎接元春省亲,专门修了一座大观园。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大观园。元春将大观园各处分别赐名,并命众兄弟姐妹各展才华题诗一首,以示庆贺。(第十八回)
④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凤姐带着宝玉、秦钟到馒头庵(水月庵)歇息。庵内老尼将张财主先把女儿许配守备之子,后又贪财再度许配给李家之事告诉凤姐,凤姐开价三千两,答应出面助张家摆平此事。不料张家小姐得知父母退了前夫后自缢,守备之子闻讯亦投河自尽。张李两家人财两空,凤姐坐享三千两。
【解析】题目要求选择三段判词中四个女子中其中一个人物的一个故事。要求选的确实是判词中的人物,情节和人物匹配,事件叙述逻辑清晰完整。
考生首先要判定判词讲的是谁。根据判词的内容确定人物,再根据人物列举相关的事例。
(1)“可叹停机德”,这句说薛宝钗,意思是虽然有着合乎孔孟之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劳无功。
“堪怜咏絮才”,这句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
“玉带林中挂”,这句说林黛玉,前三字倒读即谐其名。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围玉带”看,可能又寓宝玉“悬”念“挂”牵死去的黛玉的意思。
“金簪雪里埋”,这句说薛宝钗。前三字暗点其名:“雪”谐“薛”,“金簪”比“宝钗”。意思是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薛宝钗如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
考生可以举出“黛玉葬花”和“宝钗扑蝶”这两个事例。也可以选别的事例。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说的是元春,“榴花开处照宫闱”,“榴花开”指女子出嫁,是说元春一嫁嫁到宫中,光耀家门,“三春争及初春景”,是说贾家自元春入宫,家道由三春又回到初春的景致,“虎兔相逢大梦归”,是说元春在虎兔相交之年死去,可以列举“元春省亲”这一事例。
(3)“凡鸟偏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哭向”句指贾府没落之后,不仅仅要抄检在京城的家产,就连在南京祖籍的祖产也要没收,所以王熙凤在被押往金陵的时候自然是“哭向金陵”了。“事更哀”指别人在抄捡之后,或死或罚,还有个明确的结局,但是王熙凤却还要被押往金陵去继续被审问,当然是比别人更加哀伤。所以此判词指的是王熙凤。
立意:
①钗黛互吐剖心语。
②探微恙互看金玉。
③元春省亲。
④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⑤黛玉葬花和。
⑥宝钗扑蝶。
9.人常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对于同一个人物形象,不同读者的感受和认识千差万别。《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就是这样一个争议较大的人物,有人认为她是一个正面人物,有人则认为她是一个反面人物。你更同意哪个观点?请从原著选两个情节举例论证。要求:有明确观点,理由合理。不超过150字。
【答案】示例一:超 然 客 公 众 号正面人物:她处事周到,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她能在绮罗锦绣丛中,一片欢声笑语背后,看出湘云和岫烟的艰辛,私下里劝袭人不要让湘云帮着做活计,帮岫烟拿回所当衣物;她也能在酒令中察觉黛玉“良辰美景奈何天”“纱窗也没有红娘报”的失语,兰言解疑痴,这旨在保护黛玉免受谤议的从旁点拨,让黛玉深为感激。
示例二:反面人物:做人世故、虚伪。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
关键词:薛宝钗正面人物 反面人物 举例论证
写作对象:薛宝钗
写作要点:评论语言要简洁,明确。要熟悉《红楼梦》的相关情节,选取事例要典型,能够突出人物形象特点。有人认为,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如果从她是正面人物角度来分析评论,就要先肯定她优点,即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可选取她对待史湘云、林黛玉、岫烟等人的情节分析。
如果从她是反面人物角度来分析评论,就要从她的世故、虚伪、矫情等方面来分析。如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可选取贾母给她做生日的情节和金钏儿投井后,她想方设法安慰王夫人的情节来具体评论。
10.读《红楼梦》,总会有一个人物的出场让你印象深刻。要求:结合作品内容,陈述理由。150-200字。
【答案】示例:
我印象最深的是王熙凤的出场。
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夺人”式的。王熙凤一声笑语,高呼“我来迟了”,充分显示她在贾府不同一般的地位,寓炫耀、邀功于歉意之词中,既取得了远客的谅解、贾母的欢心,又显示了自己不寻常的身份。欢迎林黛玉时,王熙凤时泣时笑,言此注彼;处理月钱事,见她办事麻利果断;回答缎子事,则窥见她精明,虚伪。王熙凤的出场使其形象鲜明,给读者一个深刻的印象。
【解析】
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出场”“印象”“理由”
写作对象:《红楼梦》中一个人物的出场
写作要点:红楼梦人物众多,不仅个性描写鲜明,而且出场安排都别具匠心。所以,首先选定一个印象深刻的人物的出场,例如王熙凤的出场、林黛玉出场、贾宝玉的出场等。其次,结合作品内容,陈述理由。应该重点分析人物出场的特点和作用,例如,王熙凤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结合“只听后院中有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忙转悲为喜”“林姑娘的东西可搬进来了”“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内容,分析这种出场方式可以形象的表达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11.曹雪芹《红楼梦》人物众多,个性鲜明。王熙凤就是一个集“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人物形象。请依据提示,任选对象,从凤姐为人处世等方面,以“凤姐其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文学短评。
提示对象:①对贾母、王夫人等长辈;②对诸位姐妹;③对刘姥姥;④对丫鬟、下人。
【答案】示例:
凤姐其人
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凤姐,而且最常用的还是通过别人的观察和描述来表现观凤姐的形象。贾府的穷亲戚刘姥姥初见凤姐时的描写,就很好地表现出她的“威”。刘姥姥好不容易才进了荣国府,经过了一番周折后才等到“凤姐”“下来”时,却只听人声未见人影,又经过摆饮,“半日鸦雀不闻”,最后才得到接见。而见到的凤姐却是“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着:‘怎么还不请进来?’待抬头看见刘姥姥已在地下站着”,这才忙欲起身,但“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这一段描写的特别精彩,寥寥几笔,足以传神。尤其是她“拨手炉里的灰”的细节写来“追魂摄魄。”这种细节描写虽简洁,但已写足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管事奶奶对一个穷亲戚的威风。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王熙凤
写作对象:试题要求对王熙凤的为人处世特点进行评析。
写作要点:王熙凤,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奶奶。她为人处事圆滑周到,图财害命的事也干过不少。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
如王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她第一次出了场,马上就被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人再也不会忘却。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
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贾母才特别给她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
王熙凤对下人的严苛,在贾府中是最出名的。比如周瑞家的曾和刘姥姥说过:“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比如兴儿曾和尤二姐说:“……起先娶奶奶时,若得了奶奶这样的人,小的们也少挨些打骂,也少提心吊胆的……”比如王夫人房里的玫瑰露少了,王熙凤就想让那些丫头们都跪着磁瓦子,晒在太阳地里;比如柳家的被列为“嫌疑犯”,王熙凤立刻就交代“把她打四十板子,撵出去,用不许进二门;把五儿打四十板子,或卖或配人”等。
12.有人说:“男尊女卑的中国封建社会,从孔子开始,就认为‘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历来的文学作品,虽也有为妇女鸣不平的,但只是哀其不幸,怜香惜玉而已。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则不然,他很早就提出了‘女尊男卑论’,体现了对男女平等的强烈追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用行动实践了它,甚至突破了阶级的界限。”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认识和理解,不少于150字。
【答案】贾宝玉同情女姓,尊重女姓,敢于叛逆当时的封建道德标准。他不重视封建的等级和名分,主张男女平等。他曾经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即使是对女性奴婢,他也很体贴、关怀,比如他为香菱换石榴裙解难,替彩云瞒赃等。尽管贾宝玉的男女平等还只是朦胧的观念,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他在封建主义统治的一个小小角落,发挥着他的无意识的民主主义精神。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微写作能力。
本题要求结合具体情节谈贾宝玉的男女平等的观念,寻找其具体行动,并对此加以分析评价。此类题目是结合名著阅读深入分析某个人物或某个思想观点,既要对名著相关情节熟悉,还要能透过表现看出本质,要有读到的见解。
首先要概括出贾宝玉男女平等观念的具体表现,贾宝玉对女孩的关爱不限于黛、钗、湘,也包括晴、鸳鸯、平儿、香菱等等。他为人担忧,代人受过,替丫头充役,这类事在贾宝玉的“行状”中简直多不胜举,俯拾即是。比如“平儿理妆”一节,事情原本与宝玉毫不相干,然而他十分同情平儿的不幸,不仅“劳形”、为其理妆,而且“劳心”、叹其身世。
其次,对于贾宝玉的“男女平等观”要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我们应当肯定贾宝玉拥有的这种进步观念,明白在当时的社会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贾宝玉的进步只是“朦胧的”,是他反封建思想和行为的一部分,但是远远没有达到有意识地反抗这样的高度。
13.相比时效性的作品,经典的魅力在于超越时空的阻隔,永远可以与当下对话。请结合我们正在阅读的经典著作《红楼梦》的相关内容,谈谈今天阅读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答案】读《红楼梦》,能够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人性,欣赏到不同的人生风景,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增强人生的智慧。作者以深刻的洞察力和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多角度、多层面、多层次地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比如林黛玉,有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一面,也有自尊、真实、率性的一面;薛宝钗,有圆滑、世故的一面,也有恭顺、稳重的一面。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如果对自己缺乏全面的了解,就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从而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完善自己的性格。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表达方式:超 然 客公众号结合“谈谈今天阅读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可知,本题主要是结合经典名著的阅读谈看法,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写作的对象和关键词:本题要求“结合我们正在阅读的经典著作《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与当下对话”“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可见要结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情况,以《红楼梦》为写作对象,结合现实,阐述这一经典名著的现实意义。
写作要点: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对《红楼梦》有较为详尽的了解,写作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作品的内容和社会现实,进行阐述分析。如可以提出观点“能够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认识人性”,然后结合现实指出阅读作品的启示。
14.《红楼梦》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有人说:“大师的笔触,处处惊人。”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不少于100字。
【答案】《红楼梦》中王熙风出场时的细节刻画格外“惊人”。首先,“未语笑先闻”的细节描摹以及一句“我来迟了”的声音描写,大胆而创新式的描写使风姐泼辣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格外惊人:其次,在对风姐周身穿着打扮的细致描绘和“恍若神妃仙子”的形象刻画上入木三分,真实再现了一位贵族家庭年轻掌权人的形象,侧面表现了封建家族的富丽和奢华,给读者留下深刻和“惊人”的印象。娴熟的笔触和细微的描摹终于使这一情节成为小说的惊人之处,广为流传。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具体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红楼梦》惊人之处
写作对象:《红楼梦》任选一处
写作要点:解答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审清要求,明确写作方向,选择自己最熟悉和擅长的题目。对表达的总体要求是:观点鲜明、说服力强、语言简练得体、条理清晰。题目要求学生从《红楼梦》中任选一处笔触(可以是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阐释其“惊人之处”。学生通过回顾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学生在解答时,可以从情节设置、细节刻画、手法运用、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情节设置的手法,有悬念,反转法,误会法等;细节刻画就是对描写对象进行系统生动、细致入微的描述,增强事物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手法运用,要充分调动小说创作中常见的艺术手法,如;衬托、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悬念波澜、烘托铺垫、伏笔照应等;遣词造句就是选择最恰当的词语组织成句子,恰如其分地把某个意思表达出来。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贾宝玉的出场。在写作时要紧扣题目要求,首先明确所选名著的内容,然后选出名著中的“惊人之处”,要紧紧围绕“惊人之处”进行阐释,具体引用原文的情节、细节、词句,使用议论性的语言,注意字数要求。
15.不久前,《红楼梦》被网友称为读不下去的名著,这让作家王蒙难以理解:“如果连这点累劲儿都没有,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完蛋了,我们就都变成了懒汉、傻子。”你是否同意王蒙的观点?请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阐述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自圆其说。不少于100字。
【答案】同意。要想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在“上台阶”式的阅读中不断提升,就必须摒弃那些庸俗、低俗、烂俗的书。也就是说,读书要追求精神“进化”,最好是读需要“啃”的那种书,《红楼梦》就是这种需要下功夫啃的名著。《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凝结着语言文明最精华的部分,都藏在情节深处,需要你慢慢地去摸索,需要认真仔细地读细节,所以要“一页一页读”,如果一目十行地扫过,就会遗漏最能代表《红楼梦》特性的艺术华彩;同时,也正因如此,你还需要至少十遍以上的阅读量,每读一遍《红楼梦》,你的欣赏文学的口味就醇正一点,精神的滋养就丰厚一点。经典的作品都是要下苦功夫读很多遍才能明白的,《红楼梦》尤其显著。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红楼梦》、名著阅读
写作对象:王蒙的观点,《红楼梦》名著阅读
写作要点:本题材料涉及的话题是《红楼梦》的名著阅读。网友认为《红楼梦》读不下去,反映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学阅读,快餐文化盛行,大部头的经典名著对当代人尤其是青年人缺少吸引力;作家王蒙的观点,要不惜时间沉下心来读名著,才能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丰盈。
本题指向新媒体时代要不要读名著,怎样读名著的问题。考生写作时首先要亮明观点,即是否同意王蒙的观点,然后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阐述理由。本题观点具有开放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同意,可以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品读经典光亮人生等角度分析;如果不同意,可以结合快阅读时代特点分析,自圆其说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
16.《红楼梦》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小说通过精妙描写,在人物的互动中展现其身份地位、性情气质、描摹出一幅幅封建社会晚期社会生活的图画。请结合相关段落,选择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不少于100字。
【答案】从“笑”里看王熙凤的性格
“有眼力见儿”的笑
第四十七回写贾母因贾赦欲纳鸳鸯为妾的事生了气,要打牌解闷。王熙凤“笑”指贾母的木匣子在向她的钱招手,使贾母“笑个不住”方罢。王熙凤不停地“笑”,引得贾母也跟着大笑,先前郁积的“恶气”随着这笑声也就慢慢疏解了。
插科打诨的笑
第四十六回写邢夫人替丈夫贾赦向婆婆贾母索要丫头鸳鸯为妾的事,贾母大为震怒,还迁怒于王夫人。这时候,王熙凤将错误归咎到老太太身上,说:“谁教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接着又贬自己是“烧糊了的卷子”,使众人大笑,场面一下子轻松下来。她插科打诨,诙谐调侃,避开锋芒,迂回话题,既让贾母消气,使整个场面活跃放松下来,又巧妙回避了公婆的错误。
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笑
王熙凤第一次“冷笑”出现在第十四回,秦可卿去世,她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对那个迟到的人“冷笑”一声,这冷笑的背后,心也是硬的、冷的。
【解析】本题是对《红楼梦》阅读体验的写作。题干要求结合相关段落,选择一位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分析其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要选定一个人物形象,然后要结合相关的情节分析其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表达方式:记叙和议论为主。
关键词: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写作
对象:《红楼梦》中的人物
写作要点:超然客公众号本题写作的重点在于分析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分析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关注人物的出场描写。有的人物出场反复铺垫,上场了还要烘云托月;有的匆忙上阵,顺势稍带介绍一下。每个人物的出场,作者都会细心安排,我们要从这些安排里发现人物上场时展现的性格特点,然后再关注这些特点在情节的发展中怎样发生变化,变得丰厚立体起来。抓住人物的经典动作和行为。经典行为如王熙凤的“笑”,林黛玉的“哭”。还有人物突发的动作和瞬间的反应,最能看出人物性格。
17.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物。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150字左右。
【答案】王熙凤复杂性格,谜一样使人困惑。她的作恶使坏往往令人发指,如设计杀死贾瑞等。但她不仅生就一副颇为迷人的美丽外表,而且颇具管理才能。协理秦氏丧事过程中的精细周密、部署裕如、恩威并施、赏罚严明,都充分显示了她管理家务、操办大事的识见才能。她也有人之常情,对于秦可卿,她是真心的疼爱,处处关心爱护。王熙凤是美丑善恶兼具并存、两极对立的二元组合或“双重结构”。
【解析】题目要求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这样的题目要求考生要对相关人物相当熟悉,了解人物的多面性,从而体现人物的复杂性。
比如可以写王熙凤,她的狠毒有心计,她的好大喜功,善于弄权,但是她同时又极具才华,管理才能连男子也比不上。考生可以从这样的角度通过具体事例来写其性格的复杂性。
再比如林黛玉,她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等;比如袭人,她忠诚老实,却又迂腐,思想陈旧等。
18.微写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整个欧洲。
请你给《红楼梦》写一篇推介词,要求紧扣名著内容,表明推荐理由,反映自我的阅读感知,不少于80字。
【答案】包罗世相,大至宫廷繁华,小至平民疾苦。它是我国语言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小说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红楼梦》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或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自己崭新的面貌,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使它足以卓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不逊色。
【详解】本题要求为《红楼梦》写推介词。
表达方式: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讴歌、批判、语言、文化、民族。
写作对象:《红楼梦》
写作要点:本题提供的材料语站在中国和世界的高度高度评价了《红楼梦》的价值。考生写作时注意站位要高,评价要有宏大的视角,不可局限于一部小说的内容和价值,应从历史、文化、影响等角度作出准确评价。作为推介词,还要紧扣名著的内容,表明推荐的理由,尤其注意表现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语言力求生动,富于表现力和感召力,恰当运用修辞手法,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
19.文创产品就是文化的延伸品。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经过巧妙构思,可以制成书签、折扇、手机壳、行李牌…… 如果请你为《红楼梦》设计一款文创产品,你会设计什么?描述你的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不少于 100 字)
【答案】设计《红楼梦》日历。《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中有太多内容可以作为日历的主题,如诗词、植物、中医、建筑、人物等。日历的正反两面可以分别这样设计:正面设计出相关的年月日等平时常用的信息内容;日历的背面节选《红楼梦》里提及过相关主题内容的章节和情节,再配上相应的图片,便于使用者在查看日期的同时,更加了解《红楼梦》的相关内容,也能对这部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解析】此类题的考查方式是以微写作的形式体现的,同时也是考查我们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把握能力。本题要求题干要求“为《红楼梦》、设计一款文创产品。描述你的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而对于文创产品,题干已经给出了一部分,如“书签、折扇、手机壳、行李牌”,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从生活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熟悉的。设计一款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化延伸品,这就要求设计的这款产品,既要体现这本书的内容或情感态度,又要有实用价值或审美价值,并且要写出设计思路以及设计这款产品的目的。答题的时候,需要明确自己选择的书本,说明设计的内容,然后阐述设计意图。它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选择的时候,要巧妙联系作品,要符合作品的人物和内容,且找到一个鲜明恰当的主题。如《红楼梦》,考生可以选择“金陵十二钗”,可以选择“木石前盟”的宝黛“共读西厢记”,可以选择“宝钗扑蝶”,可以选择“黛玉葬花”;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20.请从《红楼梦》中任选一个人物,用生动的语言为其画像。要求:符合原著,运用描写。
【答案】抬眼一看,只见万道金光闪在眼前,那是王熙凤满头佩戴的朝阳五凤挂珠钗所发出的光。她项带赤金盘螭璎珞圈,身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更衬得如神妃仙子一般。彩绣辉煌,遍身妖娆,她使周遭万物都失了颜色。细看其形容,一双丹凤三角眼,含媚不俗;两弯柳叶吊梢眉,含威而不露。她腰肢一扭,腿一斜倚在贵妃榻上。她一手捏着瓜子,一边望着你,真叫人不得不销魂。
【解析】
表达方式:描写;
关键词:画像;
写作要点:本题考的是为选择《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为其“画像”。考生首先要了解何谓“人物画像”?怎样为人物画像?“人物画像”就是对人物的外貌描写,是通过其外貌展现人物的个性和内心。画像的本质是画脸,要有脸上最重要的特征,尤其是人物的“眼睛”。如:眼睛、鼻子、嘴巴等,其次要有人物的表情,还可以有人物的其它身形姿态。考生最好设置在一个特定情境中的为人物画像。语言要生动,描写要细腻,字里行间要表达出自己对人物的情感。在为人物画像时,要以“画”人物外貌为主,动作、语言为辅,要用外貌、动作、语言描写共同体现出所画人物的内心与个性,形象生动地表现人物,表达感情。考生要选择《红楼梦》中自己最熟悉的、具有自己外貌特征的人物,并参照小说中人物的外貌、性格等来为其画像。比如,可以选择外貌特征明显的王熙凤,抓住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肖像特征,再结合她出场时的穿着来为王熙凤画像就容易多了。
21.曹雪芹《红楼梦》人物众多,个性鲜明。有许多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邢夫人邀请的一段话。黛玉的回话委婉、得体。请你仔细揣摩,结合黛玉的性格特征,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简评。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于是黛玉告辞。
【答案】例文:
简评黛玉婉拒邢夫人的回话
林黛玉进贾府,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高度自尊心的她待人处世“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黛玉用三句话非常礼貌地婉拒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黛玉申述了自己尽快离去的正当、充分的理由;“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黛玉表示改日一定从命,请求对方谅解。黛玉话圆心细的回答,委婉得体,最终得到邢夫人的理解和尊重。
【解析】
【分析】
【详解】
表达方式:议论
关键词:黛玉回话
写作对象:林黛玉
写作要点:
本次作文要求就《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委婉、得体地谢绝邢夫人邀请的一段话,写一段简评,简评内容要结合黛玉的性格特征。
写作时,超然客公众号提醒考生首先要非常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和处事态度。初进贾府,在邢夫人邀请黛玉留下用晚饭时,考生要分析出黛玉婉拒的话中有三层意思:一是充分肯定了对方的美意,二是申述了自己不能留下用饭的正当的理由,三是表示改日一定从命,最后是直接请求邢夫人谅解自己。
考生要抓住黛玉这段话中的“原不应辞”、“只是”、“恐领赐去不恭”等句,分析黛玉在拒绝邢夫人的邀请时十分委婉——不是甥女不在此处用饭,实是还要去给拜见二舅舅,唯恐失了礼仪。而“爱恤赐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量”等句则是通过种种敬语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一言一语均是十分得体大方,表现出林黛玉谨慎小心、高度自尊的性格特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处事态度。
22.《红楼梦》中许多处所与人物特点、人物关系、典型情节等内容紧密联系。学校开展“行走中的阅读”系列活动,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北京大观园”游学。请从以下景点中选择三个,确定一个研学主题,为自己的学习小组设计一条研学路线,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任务一:写出研学主题和研学路线
任务二:围绕研学主题,结合《红楼梦》中相关内容,阐释研学路线的设计理由。要求:符合原著,合情合理,条理清晰。150字左右。
任务三:从研学路线的三个景点中任选一个,写一段导游词,向同学们介绍这一景点。要求:符合原著,体现所确定的研学主题,语言有感染力,可写诗歌。100字左右。
【答案】答案示例一
任务一:研学主题“寻踪感诗才——访林黛玉吟诗之所理解其性格和命运”;
路线:花冢—潇湘馆—凹晶溪馆。
任务二:《红楼梦》中除诗社赛诗外,还多次写到黛玉吟诗,这些诗词展现了她的性格,暗示其命运。来到花冢,会令人想到黛玉的《葬花吟》,这首因见落英而自伤身世的长诗,同时道出“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孤傲和不流于世俗的高洁;行至潇湘馆,会令人想到宝玉赠帕后,黛玉帕上题诗,亦会念起“风雨夕闷制风雨词”所表达的对命运的慨叹;走近黛玉和湘云曾中秋联诗的凹晶溪馆,“冷月葬花魂”自会回响耳畔,一语成谶,暗示了黛玉如花凋残的命运。沿此路线吟诗读黛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咏絮之才”的性格和命运。
任务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碧纱窗下,愁思密密。此地,便是黛玉的潇湘馆。日日清读,她在那磊架诗书下酿造心灵与眼泪;宝玉赠帕,她以一帕诗语初袒心意;宝钗探病,真诚暖语金兰互契……到如今,窗虚椅空,笔犹淋漓。恃才却终未如意,情深难敌千年律。颦颦在梦,万人悲啼。
答案示例二
任务一:研学主题“凹晶月下心相惜——黛玉和湘云的友情”;
路线:潇湘馆—芍药裀—凹晶溪馆
任务二:黛玉和湘云同是父母双亡,才华超卓,却个性迥异。黛玉住在翠竹青青的潇湘馆,竹前吟诗,月下洒泪,多愁善感却又孤傲高洁。湘云在宝玉生日宴时醉卧芍药裀,口中还不忘说着酒令。她豪迈爽朗,在率真可爱中别有一种名士风流。湘云之前对黛玉有一些不满。在抄检大观园之后的中秋,两人在凹晶馆联诗,惺惺相惜,真诚开解宽慰对方。她们在这里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成为真正的知己。按此线路设计研学,有助于理解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及她们独特的友情。
任务三:
同学们:这就是黛玉湘云联诗的凹晶溪馆,虽只有几间房宇,其建造却匠心独运:低洼是凹,近水为晶,中秋之时,皓月清波,上下一色,恰似碧水晶宫。微风过时,波光粼粼,又恰似皱碧铺纹。这里清净少人,偶有白鹤渡塘,为两人联诗增添了几许灵感,也带来了一丝悲凉。正是在此处,黛玉湘云惺惺相惜,彼此安慰,吟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佳句。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名著阅读以及微写作能力。
任务一: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次研学主题是通过具体的景点理解人物性格和命运,即“寻踪感诗才——访林黛玉吟诗之所理解其性格和命运”,或者“凹晶月下心相惜——黛玉和湘云的友情”。
研学路线是提供的景点,比如花冢—潇湘馆—凹晶溪馆,或者潇湘馆—芍药裀—凹晶溪馆。
任务二: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主要把研学路线和《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重要事件联系起来,比如“花冢”就是“花坟”,是黛玉将花堆成的“花堆”,因样子像“坟”,故称之为“花冢”。林黛玉最怜惜花,觉得花落以后埋在土里(指的是“花冢”)最干净,说明她对美有独特的见解。她写了《葬花吟》,以花比喻自己,在《红楼梦》中是最美丽的诗歌之一。潇湘馆,《红楼梦》大观园中一景,位于大观园西路,与怡红院遥遥相对,是一处带有江南情调的客舍,是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住所。贾宝玉曾提匾额:“有凤来仪”,后文中引用舜的潇湘二妃娥皇、女英的典故而更名为潇湘馆。
任务三: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导游词就是导游的介绍词,主要是向游人介绍景点的特点,要注意语言的优美。
比如潇湘馆,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潇湘馆在布局上采取的是自然式的配置方式,散植的大片竹篁,曲折的游廊,以及石子铺就的曲折小道,后院的梨花,芭蕉,一池清泉。植物是能够反映出主人家的性格的,同时,环境也能对人产生影响,竹子自古就是清高的象征,任尔东西南北风,它就是不折不屈,生命力顽强,黛玉不也是这样一位清高孤傲的女子吗?可是她又是那一株为报答恩人而下了凡尘来的仙草啊,梨花带雨的她,让我们也感同身受了呀!雨打芭蕉,也是有几分清冷在的;一池清泉,反映了在她内心深处也是这一派清风凌然,向往清平吧。
23.在某校读书交流活动中,有同学说“我就读不进《红楼梦》”,有同学说“我就不爱读鲁迅的作品,《祝福》看着没劲”。请针对此现象,从《红楼梦》或鲁迅的作品中任选其一,结合其小说情节和典型人物(“贾宝玉”除外),谈谈如何“走进经典”,要求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
走进经典,必品“红楼”。超然客公众号品《红楼梦》不能错过的是其对人物的精心刻画。例如王熙凤出场时一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人未到、笑先闻”已初步展示了她爽朗的性格。曹雪芹还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她的外貌“恍若神妃仙子”,写出她满身的珠光宝气,表现了她的俗气与贪婪。现在有些同学读不进经典,是因为没有好好品味这些优秀的文学语言。
【解析】针对同学们对名著的不同态度,结合小说情节或名句来谈论如何“走进”经典。
《红楼梦》,同学的态度是“读不进”,初步分析有可能是《红楼梦》的人物过多,描写的事件琐碎而事物繁杂,这让一些追求情节而沉不下心阅读长篇大论的描写的同学产生了畏惧之意;另外,《红楼梦》的主题也通常被解读为“宝黛爱情”“反抗封建”,这也会让一部分同学因为不喜爱某个人物的性格或认为主题过于沉重而不愿阅读,针对这点,可着重于如何去读,即“各取所需”,按照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去钻研,《红楼梦》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或列举《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吸引同学阅读。
鲁迅作品是“不爱读”,这类同学可能是因为鲁迅作品不容易懂,鲁迅对人性的尤其是国人的人性的缺点刻画入骨,太沉重,可能会害怕在鲁迅犀利的文字中映射出的那个渺小的“我”。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引导学生来阅读,我们要渴望清醒和成长,要寻找如鲁迅般睿智而深刻的灵魂去洗涤我们生活中的庸俗和丑陋,让同学们有兴趣阅读。
写作的时候要回扣话题“走进经典”,对作品的地位价值、情节、人物等能作恰如其分的评价或分析,分析现在学生不爱读经典的原因。注意,必须选择《红楼梦》或鲁迅作品来分析。
24.请以《红楼梦》中某个人物的身份给该书中另一个人物写一封短信。要求:中心明确,情感真挚,合乎情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
好妹妹:
你可别生气了,你一生气落泪,我心都要碎了。这园子里众多姐妹中,我自是最爱你的,我们一同葬花,一同偷读《西厢记》的情岂是别人可比的?你再莫管那劳什子的“金玉良缘”之说,倒气坏了自己的身子。我无心读书考取功名,只你不劝我,我也只能在你这里寻到一处清净地儿,你若不理我,可叫我怎么办?你我一起长大,心意相通,将来也是要一直在一起的!我们一同在园子里吟诗作对,岂不快乐?我知道你定能懂我所说。
——宝玉
某年某月某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在熟读《红楼梦》一书的基础上,梳理人物关系,选取人物关系密切,能够互相倾吐心声的一对人物来进行写作。内容上,要注意与书中的故事情节相契合,情感真挚。
拿《红楼梦》一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来说,如果以贾宝玉的身份给林黛玉写信,要想表达真挚的感情,可以从回顾两人在一起相知相爱的时光谈起,唤起对方内心的柔情,同时加以感情炽烈的直接表白,可使人物情感表达更真挚。同时,可选取两人相同的兴趣、话题、志向等,使书信的内容合乎情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红楼梦》中有四百多人物,光是生动而着名的就不下百余。其中一些思想性格身份地位类似的人,在曹雪芹的笔下,却能各人各面,千姿百态。作者异常分明地描绘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甚至在场合想仿,谈吐相近,神情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把各自的个性区分出来,使神态相似而不雷同,言语相近而不重复。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的形式,不能不说是因为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常常采取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对比手法的结果。这个对比手法,是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决窍”。脂砚斋在评《红楼梦》时,称这种手法为“特犯不犯”。金圣叹叫作“犯中求避”。犯,是有意把两个人物的某一点写成相同、重复;同时,又避,即在同中求异,在重复中求不重复。古今中外,天地万物,无不处于矛盾之中,无不相比较而存在。在艺术中采取同中求异的艺术手法,正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一个最根本的方法。《红楼梦》在刻画人物性格上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同中求异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好好揣摩,努力借鉴。
请你在《红楼梦》人物中选择一对或两对人物进行分析,谈谈“犯中求避”艺术手法的妙处。不少于500字。
【范文】
犯中求避,同中求异——品读《红楼梦》
“犯中求避,同中求异”是金圣叹指出的一项小说创作技巧。“犯”是重复,相同。“避”是重复内容中的“异”,避开重复。
群像中的人物性格容易雷同相犯,而比较接近的人物性格,又难免有比较相似的故事情节。平庸的作者会因此暴露自己的弱点,而伟大的作家会就此显出他的高明。曹雪芹便为此方面的大家之一。
最令我有所感悟的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的两个人物——晴雯和袭人。从她们的身上让我领悟到了曹雪芹创作的伟大。他把本是同根而生的两个人物展现的迥然不同,让我们认识到女儿的千差万别,领悟到大家的创作魅力。
我说晴雯、袭人是同根而生是因为晴雯、袭人同为贾府的奴才,宝玉身边的两枝花,出身相似,都不是贾府家生的奴才,在贾府里都举目无亲。都因为家贫入贾府为奴。都先服侍贾母,因贾母看着喜欢,又送与了宝玉深得宝玉的器重。可谓一对同命相连的苦命姊妹。只不过晴雯好像更苦一层。因为袭人好歹还有个家,有至亲的妈妈和哥嫂。而晴雯从小就没了爹娘,也不知自己的出身,只有一对远亲表哥嫂。另外晴雯的出身来历似乎更为低贱,她原本是赖嬷嬷买来的小丫头,是奴才买来的奴才。因为贾母见着喜欢,赖嬷嬷就把晴雯当作一件小礼物送给了贾母。她的地位还不能和一般丫鬟相提并论,所以说晴雯的身世更可怜一层。可见晴雯、袭人都是身世可怜的人,境遇差不多,可谓同根而生。这可谓创作中的“犯”。
晴雯、袭人二人虽为同根而生的一对苦命人,但曹雪芹赋予了她们不同的性格。她们因性格迥异展现了不一样的生命色彩。
晴雯是一个招人怜爱的艺术形象。虽然出身可怜,但在她的身上你看不到一点的卑微,自闭。她是那样的天真烂漫,自由而又率性。无论她对宝玉的顶撞,还是她的撕扇,以至补裘,都是那么的随性而生,毫不矫饰。自然而又尽情的展示着女儿性。那份自然,那份清新怎能不为读者而欣赏?正因为欣赏她的自然,欣赏她的清新所以才为她的命运而扼腕。
而对袭人这一人物的评判读者历来贬多于褒。很多的人认为袭人心机过重,太会为自己打算,有告密的嫌疑。人们普遍认为,晴雯之死,袭人负有很大的责任。这也难怪,因为袭人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人感到疑云重重。”我们可以怨她,但不忍心去恨她。因为她所做的一切无非也是在为着一个女孩子的梦。因性格的迥异两个相同的生命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生命色彩,这归功于曹雪芹伟大的创作技巧。
晴雯如烟花,把她的生命灿烂给天空,人们仰望着她的美丽,欣赏、赞叹的同时惋惜着她的逝去。但那恢宏的时刻永远的定格在心中。
袭人如露珠,卑微的依附在黎明前的草叶上,当她吸收了光、热她也会使自己升腾。
晴雯用晴雯的方式生活着,袭人用袭人的方式生活着。一个肆意,一个内敛。然而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曹雪芹在她们的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情感,相同的人物,写出了不同的色彩。同样的命运写出了不同的经历。为后人见证了他伟大的艺术魅力。
【解析】题干要求学生针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谈谈“犯中求避”艺术手法的妙处。材料已经明确表明:其中一些思想性格身份地位类似的人,在曹雪芹的笔下,却能各人各面,千姿百态。作者异常分明地描绘出他们之间的差异。甚至在场合想仿,谈吐相近,神情相同的情况下,也能把各自的个性区分出来,使神态相似而不雷同,言语相近而不重复。这就告诉学生评价分析的角度。首先要理解“犯中求避”,由材料可知,犯,是有意把两个人物的某一点写成相同、重复;同时,又避,即在同中求异,在重复中求不重复。学生需要在极为熟悉《红楼梦》的前提下,选择好性格、命运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的人物,如晴雯和袭人,鸳鸯与司棋,平儿与袭人,尤氏与尤二姐,贾宝玉与贾环,贾宝玉与甄宝玉等。
在进行构思时,首先选取自己的熟悉的人物,其次要就人物的性格、命运、身份、品行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评价。
【立意】
1.肆意的晴雯和内敛的袭人
2.断情的鸳鸯与殉情的司棋
3.善良的平儿与虚伪的袭人
4.软弱的尤二姐与刚烈的尤三姐
5.大度的贾宝玉与偏狭的贾环
6.任情的贾宝玉与世俗的甄宝玉
【素材】
1.鸳鸯与司棋,两人同是奴婢,又同具爽直自信、敢说敢担的“刚烈”性格,其结局又同为自杀身亡。尽管有如此之多属于“犯”同的一面,但她们的个性却迥然有别:鸳鸯是大观园中的“老祖宗”贾母的贴身使女,在奴婢中地位较高,她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做了充分准备后实现“殉主”而亡的。她以死捍卫了自己的清白与尊严,粉碎了老色鬼贾赦的占有美梦,堪称“女中豪杰”。她的“刚烈”,集中体现在“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正气凌然、宁死不屈的个性上。而司棋,则是贾府中“小”小姐迎春的丫头,地位比较低下。她与表兄潘又安幽会传情,被凤姐抄出情书后,“并无畏惧惭愧之意”;被逐回家后,也并无“悔改之意”,最终出于无奈,只好以一死来表白自己追求纯真爱情的决心。她的刚烈,则体现于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罗网、为情而死的个性中。由于作者犯中求避地写出了两人同中见异的个性,使得这两个性格十分相似的次要人物,各自显示出了闪光的个性亮点,成为丰满多姿、光彩熠人的艺术典型。
2.贾珍妻尤氏的异母妹尤二姐和尤三姐,姐妹俩身世相同,同为寄人篱下,同是地位低下,外表又同有姿色,结局也同为悲惨不幸。但作者刻画她俩的个性却大不相同:前者懦弱糊涂,轻信怕事,随遇而安;而后者却坚强精明,嫉恶如仇,有勇有谋。
3.作为主子的贾宝玉与贾环,两人同是贵家公子,又属同父异母兄弟,但一个宽怀大度,克己全人;一个却小气偏狭,好功逐利。而对贾珍与贾蓉这一对父子,尽管他们都是衣冠禽兽、下流无耻,但贾珍因地位较高,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贾蓉虽为浪荡公子,有时虽有色胆,却无色力,调戏凤姐时还只能畏畏缩缩,唯唯诺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