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08-22上海市交通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明耽于物质享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老师想用一句话来劝诫他,以下句子不合适的一项是()
A.君子忧道不忧贫。
B.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C.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D.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2.青年作者王俐平在一次座谈会上认识了《文学月刊》编辑李格非老师。王俐平为了投稿和请教方便,主动加了李格非老师的。某日,王俐平将自己的短篇小说用发送给李格非老师,是这样写的:尊敬的李老师,奉上一篇小作,请您多加指教;如有可能发表在贵刊,将是我莫大的荣幸。李格非因为工作调动,不再担任该刊编辑,于是回复道:谢谢您的信任,很抱歉,我已调离编辑部。下面是几位同学替王俐平拟定回复李老师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噢,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祝您在新的岗位顺利。
B.太遗憾了!他们会为失去一位这么好的编辑而感到惭愧。
C.那是巨大损失啊,您现在做什么?我马上加入您的队伍。
D.这样啊,你应该在杂志上通告一下,免得我们以后误投。
3.下列成语解释在语境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多读书写作,要想成为作家,无异于缘木求鱼。成语:缘木求鱼
B.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成语:游刃有余
C.面对学习上的困难,要积极应对,及时查漏补缺,不然在考试中就会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成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他苦熬五年多,终于有了今日的成绩,也难怪他踌躇满志了。成语:踌躇满志
4.下列比喻论证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如同堆土造山,即使只是倒下了一筐土,造山就已经开始了。
B.做大事者不必理会细枝末节,不能因为一叶障目,就失去了对整体方向的把握。
C.有些人,做事只考虑眼前,不考虑将来。就好像在河里捕鱼,只想着如何把鱼全部抓上来,却不考虑用什么工具去捕鱼。
D.人要有谦虚的心态才能够接纳他人的意见,不容易犯错失误。就像一杯水,装的太满就容易溢出翻倒,少装一点水,不容易倾倒,也能倒入新的水。
二、语言表达
5.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一个社会的心灵,当然只能反映在人的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不难从中看出并把握时代的脉搏。
①然正如滴水可见太阳
②任何个人的观感都有其个别性
③个人的观感也可以反映所谓时代精神
A.③①②B.②①③C.②③①D.①②③
三、选择类
6.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谨庠序之教B.距关,毋内诸侯
C.鼓瑟希,铿尔D.技盖至此乎?
7.下列句式与“技经肯綮之未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莫之能御/毋吾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夫晋,何厌之有?/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C.百姓之不见保/何由知吾可也/敢以之烦执事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项伯东向坐/若属皆为所虏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作者是司马迁,西汉史学家。史记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其中列传用以记录诸侯王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C.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在说理上长于雄辩,感情强烈,善用比喻、类比、对比等多种说理方式。
D.孔子名丘,字仲尼,《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宋儒把《大学》《中庸》《论语》《礼记》称为“四书”。
9.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毋吾以也B.为长者折枝
C.因人之力而敝之D.共其乏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古今都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约为婚姻
B.视为止,行为迟夫子喟然叹曰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秋毫不敢有所近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11.下列句中加点词与“风乎舞雩”中“风”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型于寡妻,至于兄弟B.危士臣,构怨于诸侯
C.异乎三子者之撰D.素善留侯张良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项伯杀人,臣活之刑人如恐不胜
B.而刀刃者无厚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五十者可以衣帛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头发上指
13.下列句中加点词名作状最多的一项是()
A.既东封郑夜缒而出视为止道芷阳间行
B.烛之武退秦师邻之厚,君之薄也范曾数目项王共其乏困
C.沛公军霸上吾得兄事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越王以鄙远
D.良庖岁更刀朝济而夕设版焉常以身翼蔽沛公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14.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由也为之/夫子之谓也B.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
C.吾与点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敢以烦执事
15.下面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臣为韩王送沛公/公为我献之B.怵然为戒/虽然,每至于族
C.乃令张良留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非曰能之,愿学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16.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加之以师旅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构怨于诸侯D.若属皆且为所虏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为击破沛公军
B.大王来何操/未之有也
C.然则一羽之不举/百姓之不见保
D.申之以孝悌之义/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与《齐桓晋文之事》,作为儒家的著作,在语体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善于系统地阐述治国理民的道理。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所谓“养生”,意思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庄子认为人世间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且要心存戒惧,谨慎从事。
C.《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工于记言,前人称之为“行人(外交特使)辞令之美”。烛之武能够成功劝退秦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能言善道,能屈能伸。
D.《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作者是西汉时人司马迁,字子长。《鸿门宴》的人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司马迁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通过对比手法,塑造刘项两个阵营的各类人物。在刘邦谦卑、胆小懦弱的映衬下,更加突出了项羽的粗豪和“为人不忍”的仁者风范。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玩梗”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
南帆
①什么是“梗”?这是一个什么“梗”?两种询问方式立即显示出询问者语言身份的差异。一种询问来自网络语言外部,询问者不得其门而入,网络领域的奇特方言如同令人困惑的屏障;另一种询问发生于网络语言内部,询问者已经熟悉“梗”制造的表意方式。
②所谓“梗”,可能是一个________。比如夏洛特烦恼是一个“梗”;考试不理想时,一首凉凉送给自己是一个“梗”;《灌篮高手》之中“教练我想打篮球是一个“梗”;“萧敬腾去沙漠下雨”也是一个“梗”……
③许多时候,网络语言成为划分一个文化部落的标记。网络空间的流行语如同一套特殊的服饰,网络语言共同体热衷于维护某种独特的风格。某些场合,一个擅长穿插网络用语的人,有助于塑造自己的“接地气”或者“亲民”形象,必须及时向这个庞大的文化部落示好。因此,“梗”是众多叙述之间形成的笑点与包袱。这些桥段或者话语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强烈的喜剧效果,笑的声音滚雪球一般地扩大。
④“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这很快令人想到一个熟悉的概念:典故。相对固定的含义与后续表述的反复征引,“梗”在很大程度上近似“典故”之义。赋诗行文,引经据典——引用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唤起相近的联想、既定的气氛或者佐证某种观念,典故充当了古今作者交换思想的语言中转站。《文心雕龙》所谓“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典故的引用是诗文常见的修辞策略,络绎不绝的典故显示出作者的渊博与活跃的视野,不同文本之间的典故穿插形成特殊的“互文”关系。典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隔阂,而重新将相距遥远的文本联结在一起。
⑤“梗”的内容、风格与典故还是存在重大差异。从经典、字典、典籍、典礼,到典范、典雅、典藏、典型,“典”往往包含普遍肯定的法则、标准。因此,典故不仅指传统典籍之中的人物、故事,而且,相当多的典故提供了众所周知的正面榜样与价值观念,或者包含一个失败的案例以及沉痛的教训。换言之,并非过往的人物、故事均有资格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引经据典不仅显现为文采斐然,也不仅构筑一个彼此激荡的“互文”网络,而是隐含了文化传统内部的深刻对话。
⑥相对地说,“梗”无法承担这种对话。“梗”可以提供一种谈资,一种助兴的点缀,一种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绝大多数“梗”无法尾随经典纳入文化传统,典故则成为文化观念的传承或者启迪。相对于“梗”的嬉皮笑脸,典故则更显得一本正经。比如一个主播的口头禅“芜湖,起飞”,或者来自表情包的“小丑竟是我自己”等,很难想象这些“梗”可能世代相传,演变为严肃的典故。而另一方面,诸如“刻舟求剑”“投鼠忌器”这些典故就似乎缺乏“梗”所具有的玩笑气息,因此,许多“梗”不可能获得典故的待遇,正如更多的典故不可能行使“梗”的功能。尽管没有正式的规定,但目前多数人仍然觉得悲剧乃至正剧的桥段均不宜成为“梗”。
⑦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甚至充满偶然。但是,典故与“梗”的孵化语境远为不同。典故来自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引用者多为饱学之士。引用不仅证明某些思想观念赢得的普遍认可,同时表现出引用者拥有广博的学识。古代的某些饱学之士甚至有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号称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人曾经将过多的典故铺陈比拟为“祭獭”。总之,典故如同一个个扣子钉在众多文本连缀而成的文化谱系之中。相对而言,“梗”带有明显的日常口语风格,大众的语言狂欢成为“造梗”的基本动力,笑声是孵化“梗”的必要添加剂。眉飞色舞的复述,别出心裁的误读,无事生非的重点阐释,夸张的自嘲或者装傻、卖萌,这些策略广泛掺杂于后续的引用之中,有助于“梗”的集聚与成熟。
⑧许多时候,“梗”的形成恰恰是狡黠地利用了典故,某些人“造梗”的目的是提高点击率,获取更多的流量,另一些人“造梗”的目的是带动某种商标,一个著名的“梗”肯定有助于商标的广泛传播。多数年轻人仅仅追求乐趣,他们将大量剩余精力投放于这种语言游戏,“评论梗”“弹幕梗”“身高梗”“撞脸梗”层出不穷。其实,许多“梗”仿佛远非那么有趣,只是一个小小的语言转折而已。
⑨当下,我们又该如何正视以“梗”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广泛影响力?对于年轻人而言,“梗”更是一种新型表意方式与网络空间的全部文化景观连为一体。上一代人的批评和贬损很难收效,他们似乎与来自网络空间的年轻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时区,彼此之间的兴趣、价值判断乃至表述和笑点相距甚远,来自网络空间的语言狂欢节犹如意义不明的喧哗。
⑩稍稍意外的是,来自网络的各种文化愈来愈强盛,似乎也在谋求一种“正典”的形式,并且力图验明正身,步入学术殿堂,赢得一席显赫的住置。一旦时机成熟,亚文化也将迅速放弃无厘头风格,转而遵循学院设置的学科模式,网络流传的“梗百科”显然承袭了辞典的编纂。学术界已经察觉这个迹象,许多学院正在将网络文化纳入正式课程,并且积极发表学术论文。
(选自《探索与争鸣》2021.9,有删改)
19.填入第②段画线处最不贴切的一项是()
A.巧妙回复B.成语故事C.谐音混搭D.角色形象
20.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梗”作为网络空间的流行语,热衷于维护其独特的风格。
B.“梗”在网络空间的持续传递之中伴随一定的喜剧效果。
C.许多人认为“梗”在悲剧乃至正剧的段子中不太适宜。
D.“梗”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因此其被年轻人频繁引用。
21.以下对“典故”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所有的“典”都包含着普遍肯定的标准和法则。
B.所有过往的人物、故事都有可能充当典故,它们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
C.典故来源于读者的再生产,即对传统典籍某些内容的反复引用。
D.典故具有被频繁引用的特征,在日常口语中广泛传播。
22.以下本文论述思路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梗”,按照“概念特征—来源与形成—内容风格—如何正视”的顺序展开阐述。
B.在阐释“什么是梗”这一对象的核心概念时,以列举生活常见现象的方式,让读者在普通场景中易于理解和接受。
C.本文按照人们认知事物规律来展开阐述,论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次清晰。
D.在论述事物特征的过程中,作者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梗”与“典故”的区别。
23.不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典故被引用既证明其得到普通认可,也表现引用者的学识。
B.饱学之士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所以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C.“造梗”需要大众的语言狂欢,没有笑声就无法产生梗。
D.年轻人往往追求某些语言游戏的乐趣,而出现了各种“梗”。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新媒体时代,怎样为文学召回更多读者
霍艳
①“互联网读书人”在当下文学场域里是一个独特又有分量的存在,他们在原有学院、民间等评价体系之外,又打开了一个直接面向市场、大众的文学场域。他们擅于利用不同媒介形式,如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以自己为中介沟通纯文学和大众文化消费,打破文学研究的封闭范式,召唤更多受众文学。他们的文学评论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传播习惯,在评论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带有精英趣味的文学教育,虽不具备系统性、理论性,却重视可读性、可感受性,正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文学阅读的期待——与现实生活相互沟通。
②这一人群出现的背景是,近年来“读书”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当“读书”从私人转向公共时,大众对于“读书人”的期待和描摹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变得越来越富有情趣化:能将文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且不为生活所困,能将抽象思维形象化,能迅速、明晰作出判断。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在互联网上受到瞩目,如止庵、史航、绿茶等,他们将读书变为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
③“互联网读书人”区别于传统书评人,不侧重评论;也区别于学者,不侧重研究,而是探索“读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路径。借助不同媒介形式,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文学KOL”,也越来越将自己变成“媒介”。
④“互联网读书人”的评论有其鲜明特点。首先从表现形式来看,这些文学评论大多发表在微博,因字数限定语言更为平实简洁、观点鲜明,符合互联网的评论生态,点评时常一针见血,常有精彩的句子和想法,引起读者共鸣。无论是抽象概括、制造对立、提炼金句、刻意剪裁,还是反讽、暗讽,都是互联网常用的话语方式,又更为凝练,有击中要害之感。与学院派的理论缠绕和空洞话语相比,“互联网读书人”的文学评论都落在具体之处,一个结构、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一个词语,注重阐释,言之有物。
⑤“互联网读书人”有着鲜明的个人趣味和评判标准,对于某些作家、作品有偏执性的喜爱和厌恶,使得他们的评论里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而是充满着明晰的判断,和当下有些严肃文学评论沦为小圈子里的封闭游戏相区别;“互联网读书人”强调作家、作品和生活的关联,重视文学作品对日常生活的呈现,认为好的作品应当映照出写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敏感度。同时他们喜欢“好看”的故事,能让读者进入到文学所创造的情境中来,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互联网读书人”对文体保持着高度敏感,特别注重叙述角度的选择,会对叙事技巧进行拆解,把评论从“写什么”拓展为“怎么写”,告诉读者好在哪里,对受众进行一种文学教育,这种文学教育面向有一定文化知识,却没时间系统学习文学的人,常以一种碎片化、语录化或开列书单的形式呈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文学常识,而是经过个人消化后独特呈现的知识,使受众产生对于不具备这种知识人的鄙夷,由此生成一种精英意识。
⑥“互联网读书人”虽然为文学召唤回不少受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有学者指出的,他们缺乏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即便发出批评也只是针对特定对象,如“学院”等,将批判作为标签来凸显个性,并非真正关心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现状,也不追求终极价值、意义,更不具有道德感、使命感;他们过于提倡审美性,而不对审美背后的知识逻辑进行梳理、整合,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只能用来彰显一种生活趣味,而不具备任何批判性、反思性和再生产的可能;他们看似具有独立性、不依附于某个组织,但实际却与资本紧密结合,顺应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亦被网络流量所影响。
⑦他们的评论和推荐因专业性和表述的平实显得更具分量和亲近感。但要警惕三个趋向:一是“互联网读书人”可能过于狭窄的阅读趣味导致往往偏好某一类型,贬低另一类型;二是“互联网读书人”有时会夹带私货,这种夹带还不能被轻易识别,因为他们形成一套特殊的话语方式,东拉西扯、避重就轻,把一本平庸的书也说得天花乱坠;三是“互联网读书人”尽管有着自己的知识谱系和精神结构,勇于发表见解,但过于受到人文话语的影响,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层了解,容易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文学问题进行消解,也容易抽离具体的历史情境和时代背景,只停留在审美层面讨论问题。
⑧“互联网读书人”作为新的文艺群体正在受到。他们对于文学有着独到且深入的理解,其推荐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成为一种文学品质的“保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影响了大众文化消费,开辟了新的言说空间。同时让我们反思传统文学评论如何既有专业深度,也有人文温度?如何才能变得更加“有效”,重新进入大众内心?
24.下列哪个文章的标题最不可能出自“互联网读书人”之手()
A.《在职场中,为什么“有才”的人不如普通人?》
B.《几个小技巧助你科学摆脱“社恐”》
C.《家庭教育投入问题研究述评》
D.《被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总让人心疼》
25.下列关于“互联网读书人”特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是()
A.互联网读书人不屑于搞评论或研究,而是探索“读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路径。
B.互联网读书人对文学有独到的理解,成为一种文学品质的“保证”。
C.互联网读书人有时可能会在特殊的话语方式中夹带私货,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D.互联网读书人与资本结合紧密,容易被网路流量影响。
26.第②段省略号中隐含着对前面划线句的展开陈述,下列与之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A.“读书”被视为一种屏蔽嘈杂、抵抗碎片、回归自我的独特生活方式。
B.“读书”被公共环境所影响,正发展为一种看似个人性的“公共阅读”。
C.“读书”更强调个性化,成为彰显个人文化素养、体现自我存在的方式。
D.“读书”更强调使人开拓眼界、增加谈资、结交同类,以促进文化消费。
27.下列依据文意可以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A.互联网话语方式的运用是带动大众文化消费的必要手段与最佳途径。
B.互联网读书人的阅读趣味越强,越有利于满足大众文学教育的需要。
C.互联网读书人在迎合大众需要的同时可能削弱文学评论的社会价值。
D.传统文学评论只有降低专业研究的难度才可能受到大众读者的。
28.下列哪项最有可能是本文作者对“互联网读书人”们未来的建议()
A.沟通纯文学和大众文化消费,打破文学研究的封闭范式,召唤更多受众文学
B.将文学评论都落在具体之处,注重阐释,言之有物。
C.建立自己的知识谱系和精神结构,勇于发表见解。
D.不仅审美性,还应当思考批判性、反思性和再生产的可能。
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乡村二月
①不再生冷的微风,从一沟沟屋檐上抚摸而来,又在村前屋后刮瘦的杨柳枝条间游走,收拾着残冬腊月散落的枯枝败叶,而后又不停地向前搜索。这风,仿佛村姑手上的木梳,轻盈地把乡村蓬乱的鬓发梳理得柔顺而舒畅起来。这时候,人们也明显感觉到白昼在一天天增长。(甲)
②瞧!身着绿衫的春姑娘仿佛从天空与大地的交界处轻盈地走来,她带来的绿色的风,染绿了山,染绿了水,也染绿了起起伏伏的天涯路。田垄港汊间,残冬凝结的腐败气息消然融化,渐行渐远。几只不知名的鸟,轻轻地从天空飞过,身影如一朵朵花绽放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偶尔几声清丽的鸣叫跌落在大地上,溅起一片寂寞,一片空旷,吵醒了浓睡而灰暗的天空,也唤醒了小草的梦。田埂上、溪头边,一片片、一簇簇绿紫相间的小草己破土而出。一场春雨打湿了屋檐下吊了一冬的干椒蒜头。渐渐的,太阳也变得暖和起来。那透亮的是披挂在毛茸茸的草尖上的清露;赤条条的枝丫上的绿色便是苞芽在骨节间吐绽。小狗也欢快起来,满院子围着小朋友们乱蹦乱跳。小鸡、小鸭在窝里“叽叽嗄嗄”乱叫,似乎在等着它们的小主人放学回来。暖阳和春雨就像两个赛手,你一程我一程地往前赶。受到滋润的万物,一个劲地摇旗呐喊。(乙)
③早些时候,父亲参军在外,家里的农活便落到母亲一人身上。每年二月,母亲便开始整理家里的农具。锄头、铁锹、犁耙、鸡公车等耗力大的有时就叫我叔叔来帮忙,自己便把粪箕、竹扁担、草锄,翻捡出来,掸除灰尘,而后开始盘算一年的农活安排。捡粪、浸种、秧田、耕田、栽禾,到了夏季还要栽油菜、种棉花,一年下来,便是她一生的缩影。二月,看似无所事事,在乡村,一年的希望也就在二月埋下了伏笔。那个时候,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母亲都喜欢扛起磨得发亮的锄头,很勤快地往田畈走,不仅是看秧苗的长势,也修缺补漏。有时,锄掉些小草,看看菜畦,抓几只小虫。有时,边任由着牛儿喝水,边去扒那油菜地里的栏粪,疏浚田边的流水沟。这些,都是在母亲不经意间完成的。二月,真正的农事还没到来,但什么事都得慢慢地向主题靠拢,你看那日头,也是在寒意渐消的云层里,学会了放快节拍,才把晴朗的日子拉长的。
④奶奶从不放弃房前后的瓜墩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是它让奶奶的残年多了等待。去年的瓜藤,干枯得只剩下轻飘的筋丝,挺过了狂风的横扫,依然贴在二月的土地上,不愿离去,断断续续中,极力表现出生命旺盛时期的姿态。奶奶一墩墩地深翻,埋肥。奶奶说瓜藤去年结的南瓜冬瓜,大又多,一家人吃不完。奶奶说这话时,去年留来的瓜子正怀孕在苗床里。
⑤乡村的二月,一切都从残枝败叶中向着自然的常态而来,没有逆转,无法阻拦。上古歌谣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我读出这是先民对世间万物各行其道,一步步走进生命怀抱的诉求。时令中降临的二月,便是对这一愿景淋漓尽致地展示的开始吧!(丙)
⑥乡村的二月里浓淡相宜的色彩,尽染了田野的空旷,融解了的土壤,弥散着沁人心脾的气息,它的水嫩、多汁、清新、轻灵、芬芳,是一年中令我最留恋的时节。“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透过轻薄的雨帘,我的眼前分明展开了一幅画卷,那是二月乡间的闹春图。(丁)
29.对文章前两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以诗意的语言书写春天的降临,为全文奠定了舒缓优美的基调。
B.第①段的“抚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二月春风的轻柔与温暖。
C.第②段分别从从视觉、听觉、触觉的角度描写了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的情景。
D.第②段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30.“哦,春天来了!”是从原文中摘取的一句,你认为放在哪里最合适?()
A.(甲)B.(乙)C.(丙)D.(丁)
31.对第③段和第④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主要描写了母亲在春天的劳作,即二月份的农事准备。
B.第④段可以视为第③段的延续,内容十分相似,内涵完全一致。
C.第④段中瓜藤象征着奶奶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
D.“去年留来的瓜子正怀孕在苗床里”体现了奶奶对生命的期待,也揭示了生命周而复始的哲理。
32.对第⑥段中“闹春图”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闹”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B.作者引用《诗经》中的“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是为了表现二月劳作的艰苦与辛劳。
C.这幅“闹春图”是作者的想象之景。
D.形象地展现了春天到来之时自然界充满生机的图景,也表现了人的生命力在春天蓬勃萌发的状态。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___________
沈念
①父亲说,岛很大,四面环水,通往岛上的路是乘船。
②船,那是一条多大的船,能迎风破浪吗?浪花飞溅到船头,打在甲板上,碎成一颗颗发亮的珠子,滚来滚去。少年如此一想就来劲了。他在山里生,山里长,对父亲描述的这片大水有着天生的好奇。
③夜船开的时间不短了,仍然是在一团墨黑中行进,船尾驾驶舱挂着一盏汽油灯,光亮如豆,随时要被风吹灭的样子。距离的遥远让少年心里摇荡着焦躁,像远处听得到的水声,水声摇曳多姿,引人联想,可看不见。
④动身前夜,父亲在家里边整理行李边跟少年说话。他说:“到了初冬时节,岛上的芦苇花絮随风飘扬,种子落地来年春发,算是靠天种靠天收。”父亲很熟悉那里,每年到芦苇收割的秋冬时节,父亲都要跟村里人一道,在湖洲驻扎三个月。这三个月,天作被盖地当床,芦苇割完了才回家过年。
⑤“天种天收?”
⑥“嗯,都不用人打理的,自生自灭,就像山上的草。”父亲说,“后来有了造纸机器,芦苇的纤维含量高,就成了造纸的原料。于是有人承包苇场,雇了壮年劳力,像农民种田一样,开沟滤水,看土施肥,化学除草治虫,人工护青保苗,湖洲滩地上的芦苇也越来越多。”
⑦那些日子,芦苇就跟着少年走走停停。他向家乡的小伙伴绘声绘色地说起芦苇荡,那是比大山有着更多乐趣和奥秘的地方。
⑧时间在寒风之夜过得很慢,寒意越来越浓,父亲的喊声,敲醒恍恍惚惚的少年。他抬头张望,这是个什么模样的地方。汽油灯照亮一片模糊的陆地,少年跳下船,踩在一片松软的苇梗上,苇梗下是更松软的淤泥。
⑨把家安在这个陌生的岛上,父亲要盖个什么样的房子呢?少年困意全无,兴奋起来。父亲从行李袋中找出刃口发亮的弯刀,走到附近的芦苇丛中,转眼功夫割倒一片。在父亲的指导下,少年帮着用细麻绳把芦苇结实地打成一捆一捆。父亲说,这是新家的大梁,这是新家的柱子。打好地基,他又像变戏法似地从行李袋中翻出折叠整齐的旧尼龙帆布,摊开在地,风贴着地面吹鼓起帆布,父亲顺势一抖,转眼之间帆布就盖成了一间芦苇棚屋。支棚、架床、开窗、开门,这种快捷简易的造房术,让少年对父亲钦佩不已。他听从父亲的吩咐,搬上几捆芦苇压住墙角,这样帆布不会随风刮掀。父亲又在卧室里搭了两张芦苇床,又新盖了一个屋棚当厨房,然后把带来的家当一件件摆好,还用芦苇编了两把方凳,一张餐桌。这一切都是在少年睡着以后完成的。
⑩少年醒来的时候,新家被一团明晃晃的天光包裹着,好像这棚屋原本就是一个发光体,向岛上、湖上、天空绽放无尽的光芒。芦苇制作的几样桌椅,散发着植物刚离开大地的清香。掀开帆布门,白得耀眼的光迎面扑来。眼前岛上的景象把少年震惊了。
?铺天盖地、茎秆高挺的芦苇,顶着沉甸甸的穗头,随风摆动枝叶,向远方致意。从未见过这么多的芦苇聚集在一起,举手投足,像严格训练的战士。风刮过来,芦苇抱团对峙,站成铜墙铁壁。又终于抵挡不住一波波的猛烈吹袭,芦苇向着同一个方向低头、弯腰,瞬间就要折覆在地。与见过的水稻相比,这些芦苇就是超级巨人,高大、粗壮、招摇,少年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不点,在这荒岛之上无比孤独、渺小。
?少年看到远处芦苇垛惊飞几只白色水鸟,打开翅膀,线条般的身影,越飞越远。他一个激灵,跟着白色鸟飞去的方向,钻进了芦苇深处。秋冬季节的芦苇荡,湖水退去,南来北往的白鹭喜欢在此嬉戏觅食,麋鹿三五一群藏匿其间。修长而饱满的灰白色苇穗,像一支支画笔,日沐金光,夜吸银露,饱蘸天地间的风霜雨雪,在湖洲上涂鸦出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挺拔的苇秆,如长剑飘舞的苇叶,被少年的身体碰出哗哗啦啦的响动。他也被芦苇的坚韧撞得摇摇晃晃,像海洋般的苇浪一下就吞没了少年瘦小的身影。
?在山里,少年和小伙伴掏鸟窝是把好手。在这里,要是能寻到一只水鸟,就不会再感到孤独了。少年低头搜寻有没有完整的鸟蛋时,听到隐隐约约传来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那是父亲在叫他。他环顾四周,呼喊声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这差点让他迷失,找不到回家的路。少年认真辨认了回去的路,像个侦探一样,察看了脚印,还判断了一下东南西北。但走出芦苇荡的路似乎没有尽头,他莫名地紧张起来。他想起父亲从小就告诫过的,凡事遇阻先不要慌乱,冷静下来再想对策。他很快又辨清了几只自己来时的脚印。
?清晰的脚印。斜斜浅浅的。少年把脚放进一个,大小刚好,心里悬空的石头在小脚印里稳稳落下。父亲呼唤的声音又飞来了,近在耳畔。
?少年如释重负地露出笑容,向家跑去。他的心中开始藏着一个秘密,他并不打算把这次短暂的出行告诉父亲。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秘密。少年无端地笑起来,小脸白里透红,像树上自然成熟、绽裂的石榴。
33.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芦苇是造纸的原料,父亲抓住了这个商机独自来收割,这是父亲来到岛上的缘由。
B.父亲带少年来到小岛,是想让少年和他一起收割芦苇,补贴家用。
C.少年看芦苇注重乐趣和情趣,带有审美的视角。
D.少年整日在岛上闲逛却不干活,总是要父亲呼唤了才会回来。
34.对第⑨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表现出父亲在艰苦的打工生活中保持着对生活的郑重感,体现了底层打工者的尊严感。
B.父子俩造出了五脏俱全、真正的房子,说明父亲是个能工巧匠。
C.“地基”、“墙角”、“厨房”都是少年视角,体现出少年看待生活的趣味性和幽默感。
D.写出了父子俩面对生活的积极与乐观。
35.以下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一项是()
A.少年眼B.父子行C.芦苇岛D.小秘密
36.对文章中少年的形象变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一开始,少年面对大山以外的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向往和兴奋。
B.到达岛上之后,少年面对岛上铺天盖地的芦苇丛,心中感受非常复杂:有面对大自然的震惊,也有远离大山来到陌生之地的孤独以及面对宏阔自然感到自身的渺小。
C.少年独自探索芦苇丛的时候,迷失了方向,依靠父亲告诫过他的话走出了芦苇荡,这个情节的设置是为了体现父亲对少年的影响很大。
D.少年有了自己的秘密,意味着心灵的成长,少年的形象逐渐丰富起来。
六、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37.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
B.三四句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琢,且对仗工整。
C.五六句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
D.七八句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
3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
B.五六句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C.一二句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D.七八句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3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借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
B.中间四句运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诗歌充满画面感,突出了乡村气息。
C.中间四句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
D.七八句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40.以下对这首诗说法错误的是()
A.赠别诗B.边塞诗C.有五个韵脚D.押平声韵
4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B.第二句直接勉励魏大杀敌建功,保卫边疆,同时也从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C.三、四两句是说,离别虽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发誓要像六郡雄杰那样去杀敌立功。
D.七八句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42.以下对五六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此处的景物是实写,展现眼前山隘的险峻。
B.“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
C.“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
D.这两句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
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百姓有过,在予一人。”武王曰:“广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
43.以下各组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武王克殷克:打败恶其余胥恶:憎恨
B.使靡有余靡:没有兼屋上之乌乌:乌鸦
C.恶其余胥余胥:篱笆咸刈厥敌刈:杀
D.兼屋上之乌兼:同时百姓有过过:经过
44.以下句中加点字活用类型相同的两项是()()
A.田其田第一个田B.无罪者活之活
C.朝济而夕设版焉朝D.沛公欲王关中王
45.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不属于代词的一项是()
A.惟仁是亲是B.恶其余胥其C.咸刈厥敌厥D.在予一人予
46.以下各项对“凡所以贵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用来尊重士人君子的,凭借的是他们的仁心和美德。
B.普通人尊重士人君子的原因,凭借的是他们的仁心和美德。
C.凡是(大家)尊重士人君子的原因,都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
D.凡是用来尊重士人君子的,是因为他们仁爱而有德行。
47.以下对文章人物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太公爱憎分明B.邵公讲求公正
C.周公仁义爱民D.武王仁爱为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子楚,秦诸庶孽孙①,质于诸侯,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②,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乃往见子楚,说曰:秦王老矣,安国君得为太子。窃闻安国君爱幸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能立嫡嗣者独华阳夫人耳。今子兄弟二十余人,子又居中,不甚见幸,久质诸侯。即大王薨,安国君立为王,则子毋几得与长子及诸子旦暮在前者争为太子矣。子楚曰:然。为之奈何?吕不韦曰:子贫,客于此,非有以奉献于亲及结宾客也。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为嫡嗣。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为进用,结宾客;而复以五百金买奇物玩好,自奉而西游秦,而皆以其物献华阳夫人。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华阳夫人大喜,刻玉符,约以为嫡嗣。安国君及夫人因厚馈遗子楚,而请吕不韦傅之,子楚以此名誉益盛于诸侯。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遂以得归。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子楚为太子。秦王立一年,薨,太子子楚代立,是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史记·吕不韦列传》
注释:①秦庶孽孙:秦国王室中不是正妻所生,而是姬妾所生的子孙。②邯郸:赵国都城。
48.以下史书与本文出处《史记》体例相同的一项是()
A.《国语》B.《汉书》C.《战国策》D.《左传》
4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质于诸侯质:(到别国)作抵押,作人质B.自奉而西游秦游:游玩
C.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行:做,此处为使用D.延诸侯游士宾客延:邀请
5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子贫,客于此质于诸侯于
B.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吕不韦以秦之强以
C.不甚见幸百姓之不见保见
D.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此亡秦之续耳之
5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不韦善于投机的一组是()
①车乘进用不饶②曰此奇货可居③吕不韦乃以五百金与子楚④因言子楚贤智,结诸侯宾客遍天下⑤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⑥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
5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不韦在邯郸一见到处境窘困的子楚就找准了投机的目标,他主动去拜见子楚,为他出谋划策。
B.吕不韦虽然贫困,但他竭力为子楚谋划,使他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宠信并最终成为秦国的最高统治者。
C.安国君在位时间极短,庄襄王(子楚)也只在位三年,客观上也使得吕不韦迅速成为秦国的显贵。
D.吕不韦曾效法魏楚赵齐四公子的做法招贤纳士,并主持门客著书立说,悬赏千金求增删一字,以此完善《吕氏春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①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②犀首1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2,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
③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3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④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⑤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
⑥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4。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选自《庄子·杂篇·则阳》)
〔注〕1、犀首:官职名。2、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3、胥靡:服役的人。4、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嗃,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细微的声音。
5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为万乘之君也万乘:大国B.而反在通达之国通达:通情达理
C.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穷:穷尽D.圣人不足以当之当:相称,相配
5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处的固定格式是()
A.不然B.然则C.是以D.所以
55.下面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
56.对第⑤段“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触氏和蛮氏常因争夺地盘发生战斗,两国伤亡惨重,所以他们选择在北方打十五天后返回。
B.触氏和蛮氏和抢占他们土地的国家交战,伤亡惨重,追逐战败者往往十五天才返回。
C.触氏和蛮氏和抢占他们土地的国家交战,两国伤亡惨重,所以他们选择在北方打十五天后返回。
D.触氏和蛮氏常因争夺地盘发生战斗,伤亡惨重,追逐战败者往往十五天才返回。
57.下列选项是对文中戴晋人游说之辞的分析,请选出其中错误的一项()
A.戴晋人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手法,使说理深入浅出。
B.戴晋人在游说中阐明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
C.戴晋人说理是为讽刺梁王魏莹的傲慢自大。
D.按戴晋人的说法,为了无稽的纠纷而发动战争是没有必要的。
5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
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
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故事进行说理,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
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八、材料作文
59.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参考答案:
1.D奢侈豪华就会显得不谦逊,省俭朴素则会显得寒伧。与其不谦逊,宁可寒伧。批判了小明“耽于物质享受”的思想,但此句没有涉及“理想、追求”。不适合用来批判小明。
2.A
3.C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此处用来形容考试,大词小用。
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A.观点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而比喻“即使只是倒下了一筐土,造山就已经开始了”却表达的是开头不难,没有体现恒心与坚持的道理,应改为“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类的比喻。
B.“不必理会细枝末节”指抓主要矛盾、关键因素,“一叶障目”“失去了对整体方向的把握”指分清整体与局部。二者意思不同,无法有效论证观点。
C.“做事只考虑眼前,不考虑将来”表达的是要目光长远;而“只想着如何把鱼全部抓上来,却不考虑用什么工具去捕鱼”表达的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意思,二者意思不同,不能有效论证观点。
故选D。
5.B
6.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辨析通假字的能力。
A.无通假字。句意:认真兴办学校教育。
B.距,通“拒”,把守;“内”通“纳”,纳入,让……进来。句意:把守住关卡,不要让诸侯们进来。
C.希通“稀”,稀疏。句意: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地一声响。
D.盖通“盍”,怎么,为什么。句意:技艺怎么能高明到这个地步啊。
故选A。
7.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技经肯綮之未尝”,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未尝技经肯綮”,句意:没有碰到过经络相连和筋骨结合的地方。
A.“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句意: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莫之能御”,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莫能御之”,句意:没有人可以抵挡;“毋吾以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毋以吾也”,句意:不要因为我在场,(你们就不畅所欲言了);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则以何哉”,句意: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会怎么做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厌”,句意:那晋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不举一羽”,句意: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
C.“百姓之不见保”,被动句,“见”表被动,句意:老百姓没有被爱护;“何由知吾可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由何知吾可也”,句意: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敢以(之)烦执事”,句意: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具以事告”,句意:详细地把事情告诉了他;“项伯东向坐”,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项伯向东坐”,句意:项伯面向东而坐;“若属皆为所虏”,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俘虏。
故选B。
8.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史书”错误,《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B.“列传用以记录诸侯王氏家族的兴衰历史”错误,列传是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而不是诸侯王氏家族。
D.“宋儒把《大学》《中庸》《论语》《礼记》称为‘四书’”错误,“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故选C。
9.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辨析通假字的能力。
A.以,通“已”,停止。句意:你们不要因为我就停止陈说自己的志向了。
B.枝,通“肢”,肢体。句意:向老人弯腰行礼。
C.无通假字。句意:依靠他人的力量却反过来损害他的利益。
D.共,通“供”,提供。句意:提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故选C。
10.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之辨析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外出时带的东西。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
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指男女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契约关系。句意:结为儿女亲家。
B.行为:古义,行动因为……;今义:有意识表现出来的行动。句意:视力因此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缓慢下来。
喟然:古今同义,表叹气的样子。句意:夫子叹息着说。
C.爱:古义,吝啬;今义,喜欢。句意:百姓都认为大王您很吝啬。
非常: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句意: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及意外变故的发生。
D.秋毫:古今同义,均指秋天鸟兽新生的毫毛,形容极为细小的东西。句意:一丝一毫也不敢接近拿取。
戮力:古今同义,均为合力,并力。句意: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此类活用类型的能力。
例句,风,名词作动词,吹风。句意: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A.型,名词作动词,做榜样。句意:(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
B.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句意: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
C.撰,动词作名词,才能。句意: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一样。
D.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句意:向来与留侯张良交好。
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类活用类型的能力。
A. “活”,使动用法,使……存活。句意:项伯杀了人,我使他存活下来。
“刑”,名词作动词,惩罚。句意:惩罚人好像害怕不能惩罚尽。
B.“厚”,形容词作名词,厚度。句意:而刀刃没有厚度。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句意:公西华都只能做小相,那谁能做大相呢?
C. “衣”,名词作动词,穿。句意: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丝绸衣服了。
“内”,使动用法,使……进入,接纳。句意:交叉双戟守卫的士兵想要阻止他,不让他进去。
D. “老”,形容词作动词,尊敬。句意:尊敬我自己家的老人,推及到别人家的老人。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句意:头发向上竖起。
故选B。
13.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既东封郑”,东:在东边,名词作状语。句意:(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夜缒而出”,夜:在夜晚,名词作状语。句意:在夜里用绳索拴住烛之武从上往下放,出了城门;“视为止”,视:眼睛,动词活用为名词。句意:眼睛集中到一点;“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名词作状语。句意:选择了通往芷阳的小路走;
B.“烛之武退秦师”,退,使……撤退,使动用法。句意:烛之武使秦国的军队撤退;“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句意: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名词活用为动词。句意: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句意:(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C.“沛公军霸上”,军,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句意:沛公在霸上驻军;“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句意:我得像兄长一样对待他;“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称王,名词活用为动词。句意: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封作关中王;“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名词活用为动词。句意: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
D.“良庖岁更刀”,岁,每年,名词作状语。句意: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名词作状语。句意:在早晨刚刚渡河回国,在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名词作状语。句意: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沛公;“项伯夜驰之沛公军”,夜,连夜,在夜晚,名词作状语。句意:项伯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
由上可知,D项加点词名作状最多。
故选D。
14.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
A.之,代词,代指国家。句意:让我来治理它。
之,助词,帮助宾语提前的标志。句意:说的就是夫子啊!
B.其,代词,自己的。句意:失去自己结交的同盟,这是不明智的。
其,语气助词,表婉商,还是。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
C.与,动词,赞同。句意: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与,连词,和。句意: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
D.以,介词,用。句意:治理国家要用礼,子路的话太不谦虚了。
以,介词,用,拿。句意: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
故选D。
1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臣为韩王送沛公,“为”:替;句意:我替韩王送沛公;公为我献之,“为”:替;句意:你替我献给项王;
B.怵然为戒,“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谨慎地产生戒备;虽然,每至于族,“然”:这样;句意: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C.乃令张良留谢,“乃”:于是;句意:于是让张良留下来代为辞别;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才;句意:等我到了军中,你才进去;
D.非曰能之,愿学焉,“焉”:代词,相当于“之”;句意:不敢说能做,但我愿意去学这些事;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相当于“何”,为什么;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A项加点词“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A。
16.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
A.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师旅加之”。句意:有别的国家侵犯它。
B.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句意:百姓们认为我吝啬也是合理的啊。
C.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诸侯构怨”。句意:与各诸侯国结怨。
D.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你们这些人都将要被他俘虏了。
ABC均为倒装句,只有D是被动句。
故选D。
17.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句式的能力。
A.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句意: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再在道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行走了。
省略句,添加省略成分为“为(我)击破沛公军”。句意:替我打败沛公的军队。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大王来操何”。句意:大王来时拿了什么?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未有之也”。句意:还没有过这样的事。
C.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然则不举一羽”。句意:然而那么不能举起一根羽毛。
被动句,“见”字表被动。句意:百姓不能被保护。
D.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以孝悌之义申之”。句意:把孝顺父母、友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他们听。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谨使臣良奉一双白璧”。句意“恭谨地请让我奉上一双白璧”。
故选B。
18.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善于系统地阐述治国理民的道理”错误,《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比较短小简约;《孟子》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和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内容较零散而非系统。
B.“要心存戒惧,谨慎从事”错误,庄子认为人世间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应该像庖丁解牛一样,“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神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D.“在刘邦谦卑、胆小懦弱的映衬下,更加突出了项羽的粗豪和‘为人不忍’的仁者风范”错误,《鸿门宴》中,在刘邦圆滑机警、能言善辩、多谋善断的映衬下,更加突出了项羽的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有勇少谋的形象。
故选C。
19.B
20.D
21.C
22.A
23.B
【解析】
1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进行情境补写的能力。
此题需要结合后语境的内容分析,给“梗”作可能性注解,比如“夏洛特烦恼”“考试不理想时,一首凉凉”“《灌篮高手》之中‘教练我想打篮球’”“萧敬腾去沙漠下雨”……,其间有角色形象,有巧妙回复,有谐音混搭,但没有成语故事。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D.“因此其被年轻人频繁引用”错,相关信息如下:题目为“‘玩梗’仅仅是一种年轻人的语言游戏吗?”第④段“‘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原文第⑦段信息是“‘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这种再生产甚至充满偶然”,第⑧段信息是“多数年轻人仅仅追求乐趣,他们将大量剩余精力投放于这种语言游戏”,第⑨段信息是“对于年轻人而言,‘梗’更是一种新型表意方式与网络空间的全部文化景观连为一体”。可见选项强加因果逻辑,“源于读者的再生产”与“被年轻人频繁引用”无因果关系。
故选D。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所有的‘典’都包含着”错。 第⑤段信息是“‘典’往往包含普遍肯定的法则、标准”,可见选项“所有的……都包含着”表述绝对。
B.“所有过往的人物、故事都有可能充当典故”错。第⑤段信息是“并非过往的人物、故事均有资格充当典故,广泛流传的典故构成了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可见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
D.“典故具有被频繁引用的特征,在日常口语中广泛传播”错。第④段信息是说“‘梗’的另一个特征即是被频繁引用”,第⑦段信息是“相对而言,‘梗’带有明显的日常口语风格”,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思路的能力。
A.“‘……来源与形成—内容风格……’”的顺序展开阐述”错。 第⑤⑥段“‘梗’的内容、风格与典故还是存在重大差异”中心内容为“内容风格”,第⑦⑧“典故与‘梗’均源于读者的再生产”“许多时候,‘梗’的形成恰恰是狡黠地利用了典故……”论述来源与形成,可见选项顺序颠倒。
故选A。
23.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意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饱学之士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所以……”,错。原文第⑦段信息是“古代的某些饱学之士甚至有意炫耀自己的学识,号称赋诗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可见选项表述绝对,强加逻辑关系。
故选B。
24.C
25.A
26.C
27.C
28.D
【解析】
24.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ABD这几个标题符合第④段中说的“平实简洁、观点鲜明”“引起读者共鸣”“一针见血”“击中要害”等“互联网读书人”的评论特点。
文章第⑥段说“互联网读书人”“并非真正关心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现状,也不追求终极价值、意义,更不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而C项的《家庭教育投入问题研究述评》恰恰属于对社会发展的,具有社会意义,这个内容更具备道德感、使命感,因此C项最不可能出自“互联网读书人”之手。
故选C。
2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不屑于”错。原文第③段说“‘互联网读书人’区别于传统书评人,不侧重评论;也区别于学者,不侧重研究,而是……”,可见应是“不侧重”搞评论或研究,而不是“不屑于”。
故选A。
2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读书’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情境性”是关键词。
“能将文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且不为生活所困”与A项“屏蔽嘈杂、抵抗碎片、回归自我”照应,可知A吻合;
“从私人转向公共”与B项的“公共阅读”照应,可知B吻合;
“变得越来越富有情趣化”“从私人转向公共”与D项“开拓眼界、增加谈资、结交同类”照应,可知D吻合;
而C项“强调个性化”“彰显个人文化素养、体现自我存在的方式”则不符合“情境式”的内涵。
故选C。
27.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文中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A.“最佳途径”错。结合第⑦段“‘互联网读书人’有时会夹带私货,这种夹带还不能被轻易识别,因为他们形成一套特殊的话语方式,东拉西扯、避重就轻,把一本平庸的书也说得天花乱坠”可知,互联网话语方式也会误导大众,并非“最佳途径”;
B.“越有利于满足大众文学教育的需要”错。结合第⑥段“他们过于提倡审美性,而不对审美背后的知识逻辑进行梳理、整合,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只能用来彰显一种生活趣味,而不具备任何批判性、反思性和再生产的可能”,可见这样的文学教育缺乏深度,并不能满足大众文学教育的需要;
D.“传统文学评论只有降低专业研究的难度才可能受到大众读者的”错。原文第⑧段说“同时让我们反思传统文学评论如何既有专业深度,也有人文温度?如何才能变得更加‘有效’,重新进入大众内心?”,可见传统文学评论并不需要降低专业研究难度来得到大众读者的。
故选C。
2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注意题干中“最有可能”的提示。
结合第⑥段“他们过于提倡审美性,而不对审美背后的知识逻辑进行梳理、整合,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只能用来彰显一种生活趣味,而不具备任何批判性、反思性和再生产的可能”可知D项最有可能是本文作者对“互联网读书人”们未来的建议。
故选D。
29.C
30.A
31.B
32.D
33.C
34.B
35.A
36.C
【解析】
3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父亲抓住了这个商机独自来收割”错误,原文说“每年到芦苇收割的秋冬时节,父亲都要跟村里人一道,在湖洲驻扎三个月。这三个月,天作被盖地当床,芦苇割完了才回家过年”“芦苇的纤维含量高,就成了造纸的原料。于是有人承包苇场,雇了壮年劳力,像农民种田一样……”可见,父亲并非抓住芦苇能造纸的商机,而是受雇佣前来割芦苇,并非独自来收割,而是和村里人一道。
B.“是想让少年和他一起收割芦苇,补贴家用”错误,从第10段往后对少年在岛上探索、闲逛的描写可看出,父亲并没有让少年与他一起收割芦苇,
D.“总是要父亲呼唤了才会回来”错误,文中只描写了少年第一次跟随鸟儿探索芦苇荡,因差点迷路而晚归的情节,并不能看出“总是要父亲呼唤了才会回来”。
故选C。
3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语段内涵意蕴的能力。
B.“父子俩造出了五脏俱全、真正的房子,说明父亲是个能工巧匠”错误,根据第⑨段内容,这“房子”是用芦苇捆做的柱子,“旧尼龙帆布”做的棚屋,并不是“真正的房子”,而是一个宛似真正房子的棚屋。
故选B。
35.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章标题的能力。
A.少年眼:文章主要以少年的眼睛来看待芦苇岛的新生活,该标题符合文章中心主旨。
B.父子行:文章中虽然出现了父子二人,但主要通过少年的视角来展现芦苇岛的一切,故主旨不在“父子行”。
C.芦苇岛:这只是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不能体现文章的主旨思想。
D.小秘密:只能概括出文章最后三段的情节,不能体现全文的中心主旨。
故选A。
36.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C.“这个情节的设置是为了体现父亲对少年的影响很大”错误,根据后文“他的心中开始藏着一个秘密,他并不打算把这次短暂的出行告诉父亲”可见,这个情节的设置是为了表现少年开始成长,有自己的思想和秘密,并非为了体现父亲对少年的影响。
故选C。
37.D
38.B
39.C
【解析】
37.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关键诗句的能力。
D.“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错误,这两句的意思是: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只能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诗人从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寄托于古代的伯夷、叔齐,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故选D。
3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错误,“返”和“归”写的是牧童与猎人,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带着猎物满意而归,虽是令人陶醉的画面,但热闹是他们的,诗人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寂寞和孤寂,故并非“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
故选B。
3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C.“中间四句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错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是总写落日余晖下山川树木的秋色,粗笔勾勒;“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也并未刻画细节,用的是白描手法,而非工笔细描。
故选C。
40.C
41.B
42.D
【解析】
4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诗歌相关文学常识的能力。
C.诗歌中的韵脚依次为“戎”“雄”“中”“功”,只有四个。
故选C。
41.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B.“第二句直接勉励魏大杀敌建功,保卫边疆”错误,第二句的“魏绛复从戎”,是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诗人变“和戎”为“从戎”,活用典故,用魏绛建立功勋来间接勉励魏大建功立业,保卫边疆。
故选B。
4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关键诗句的能力。
D.“蕴含着诗人对魏大此行的担忧之情”错误,五六两句用“横”与“接”字点明魏大所守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暗示魏大责任重大,蕴含着诗人对魏大的勉励之情。
故选D。
43.D
44.AD
45.A
46.C
47.A
48.B
49.B
50.B
51.D
52.B
参考译文:
子楚是秦庶出身份低贱的孙子,又在诸侯做人质,所以乘用的车子、日常的开销都不富足,所过的生活非常困苦,也不很得意。吕不韦在赵国都城邯郸做生意的时候,看到子楚这般境地便怜爱他,说此人像一宗稀奇的货物,可以先买下存着,以后伺机高价卖出。于是就去见子楚,向子楚游说:秦国的国王年纪已经很大,安国君现在被立为太子。我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但是华阳夫人没生育儿子,能够立嫡嗣的只有华阳夫人而已。现在你们兄弟有二十余人,你又排行在中间,并且没受到宠幸,长久地在诸侯做人质。这样,即使大王驾崩,安国君继承王位,你也没有优势和机会与长子及其他天天在王前的兄弟争立为太子啊!子楚听后说:是的,可是那又能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太穷,客居这里,又没有什么东西贡奉给亲戚或结交宾朋。我吕不韦虽然也穷,但愿意拿出千金替你到西边游说,贡奉安国君及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嫡嗣。子楚听后叩头:如果像你设想的计策成功,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你共享。
于是,吕不韦拿出了五百金给子楚,让子楚作为日常开销和结交宾朋好友。又拿出五百金买了些珍贵稀奇的玩物,并自己拿着这些东西去西边秦国游说,又把随身带来的所有东西都献给了华阳夫人。顺便还提到子楚是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人,结交诸侯宾朋遍布天下,常常对朋友说我子楚是把夫人看成像天神一样,日夜伤心思念夫人及太子。华阳夫人听了这些非常高兴,刻玉符,决定立子楚为嫡嗣。安国君和华阳夫人便送了很多东西给子楚,又请吕不韦辅助子楚,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间更加盛大起来。
秦昭王五十年,子楚与吕不韦商量计策,送了六百斤黄金给守城的官兵,得以逃脱回到秦国。
秦昭王在位五十六年死去,太子安国君立为君王,子楚为太子。秦王即位一年死,太子子楚继而为王,成为庄襄王。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他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庄襄王继位三年就死了,太子政继立为秦王,尊奉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在那个时候,魏国有信陵君,赵国有平原君,楚国有春申君,齐国有孟尝君,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朋,而互相倾轧。吕不韦自认为秦国很强大,感到不如他们很羞耻。便也招来了文人学士,对他们很优厚,因而食客达三千人之多。当时诸侯中有许多辩才之士,像荀卿这一类人,著书立说遍布天下。吕不韦便要他的这些门下食客记下他们所闻知的,综合他们的言论而完成八览、六论、十二纪,一共有二十多万字。认为可以具备天地万物古今的事情,便命名为《吕氏春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还在上面悬挂千金,请各诸侯的游士宾客中若有能增一字或减一字便赏发千金给他。
53.B
54.B
55.C
56.D
57.C
58.B
参考译文:
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而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十分愤怒,准备派人去刺杀他。
犀首公孙衍将军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我恳请受命率领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他的人民,牵走他的牛马,让他因恚愤而背生痈疽,然后占领他的国家。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这才是大国的风度,光明正大的做法。)”
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感到可耻,他说:“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
华子听了这些议论之后,感到这些观点都很不好,便说:“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又是一个好乱之人。”君主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回答说:“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
惠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戴晋人引荐给了魏莹。戴晋人说:“有一种小动物叫蜗牛的,君主知道吗?”魏莹说:“知道。”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战败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戴晋人说:“我请求为君主把话说实。君主认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推测宇宙的空间有极限吗?”魏莹说:“无极限。”戴晋人接着说:“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魏莹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到之处有个魏国,在魏国之中有个梁都,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试问)君王和蛮氏有分别吗?”魏莹说:“没有分别。”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
客人走后,惠子觐见。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说:“吹奏管,尚能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吹奏剑首,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但在戴晋人面前提起他们,则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