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高校招生 > 招生计划>

2024武汉城市学院招生计划及各专业招生人数

时间: 招生计划

本文为大家整理的是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主要包含招生专业、招生类别、各专业在湖北招生人数等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变动或异议,请以各省市教育考试院或学校公布的信息为准。

武汉城市学院2024年招生计划

2024年分专业计划表——本科
学部 专业名称 科类 首选科目 再选科目 学制 招生计划 收费标准(元/年)
经济与管理学部 工商管理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50 21800
物流管理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40 20800
人力资源管理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40 20800
市场营销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39 20800
财务管理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80 20800
会计学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280 22800
国际经济与贸易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62 21800
城建学部 土木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111 21800
工程管理 普通 物理 无要求 四年 39 20800
建筑学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五年 92 20800
环境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57 20800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40 20800
城乡规划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82 20800
工程造价 普通 物理 无要求 四年 69 22800
信息工程学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200 22800
软件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111 22800
信息与计算科学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40 2080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普通 物理 无要求 四年 30 20800
电子商务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70 20800
机电工程学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170 218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170 21800
自动化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80 20800
智能车辆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41 20800
机器人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42 20800
机械电子工程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40 20800
外语学部 英语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112 22800
商务英语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40 20800
日语 普通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61 20800
医学部 护理学 普通 物理/历史 化学 四年 320 22800
药学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80 20800
应用化学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80 20800
药物制剂 普通 物理 化学 四年 40 20800
艺术与设计学部 环境设计 艺术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50 25800
视觉传达设计 艺术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113 25800
动画 艺术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60 25800
服装与服饰设计 艺术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31 25800
产品设计 艺术 物理/历史 无要求 四年 60 25800

2024年分专业计划表——专科
学部 专业名称 科类 选科要求 学制 招生计划 收费标准(元/年)
经济与管理学部 现代物流管理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90 9000
大数据与会计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290 9000
市场营销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85 9000
城建学部 工程造价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200 9000
建筑工程技术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120 9000
园林工程技术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127 9000
信息工程学部 电子商务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181 9000
计算机应用技术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380 12000
机电工程学部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384 9000
新能源汽车技术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173 9000
医学部 护理 普通 无要求 三年 500 10000
艺术与设计学部 环境艺术设计 艺术 无要求 三年 148 12000
广告艺术设计 艺术 无要求 三年 127 12000

本校具体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收费标准以相关部门公布为准。

武汉城市学院简介

武汉城市学院是非营利性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于2002年7月成立,前身是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转设为武汉城市学院。

学校致力于应用型本科建设。秉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紧贴社会需求,学校融入区域发展。学校确立了“立足武汉城市圈,面向湖北产业群,辐射华中经济带,术德兼修,个性彰显,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点建设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依托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知识体系支撑的信息科学专业群,面向新产业,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学”专业为依托的大医护专业群,面向医护养产业,构建以“护教协同”为特色的“学校+医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依托的电商物流专业群,创建以“新业态+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新型产业育人模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