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 黑龙江高考 > 黑龙江高校招生 > 黑龙江招生计划>

2024年黑龙江大学各省招生计划及招生人数

时间: 黑龙江 招生计划

2024黑龙江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2人,翻译专业招生2人;在吉林招生计划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2人,金融学专业招生2人;在江西招生计划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招生18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招生14人;在甘肃招生计划中,历史学专业招生2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招生2人。

2024黑龙江大学在各省招生计划

2024黑龙江大学在河北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学科 院校名称 招生方向 专业名称 选科 计划人数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化学 2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翻译 不限 2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传播学 不限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 3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软件工程 化学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物理学 化学 4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生物技术 化学 5
本科提前批A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德语 不限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电子信息类 化学 2
本科提前批A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阿拉伯语 不限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化学 4
本科提前批A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日语 不限 3
本科提前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电子信息类 化学 20
本科提前批A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西班牙语 不限 2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普通类 广告学 不限 2

2024黑龙江大学在吉林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学科 院校名称 招生方向 专业组 专业名称 选科 计划人数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8 金融学 不限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化学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物理学 2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3 哲学 不限 2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5 汉语言文学 不限 5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数学与应用数学 2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5 法学 不限 3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材料化学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化学工程与工艺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8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不限 5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生物技术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网络空间安全 2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9 土木工程 4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4 新闻学 不限 2

2024黑龙江大学在江西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学科 院校名称 专业名称 选科 计划人数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8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汉语言文学 14
本科批 物理 黑龙江大学 化学 1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新闻学 10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哲学 4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法学 9
本科批 历史 黑龙江大学 英语 9

2024黑龙江大学在甘肃招生计划专业

批次 学科 院校名称 招生方向 专业名称 选科 计划人数
本科批(C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历史学 不限 2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水利水电工程 化学 2
本科批(C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不限 2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生物技术 化学 3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电子信息类 化学 3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化学 2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化学 2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化学 3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生物工程 化学 3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不限 2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化学 2
本科批(C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档案学 不限 2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农业水利工程 化学 3
本科批(C段) 历史 黑龙江大学 传播学 不限 6
本科批(C段) 物理 黑龙江大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化学 2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28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9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00余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9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