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电竞logo >吉林高考 >吉林高考复习 >吉林高中语文 >

吉林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时间: 吉林 高中语文

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已于近日开考,为方便考生考后及时查看考试情况,查漏补缺、弥补不足,本文整理了试题答案解析相关信息!

汇总: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

课内基础知识(4小题,共12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实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3分)

A.不矜名节 持重,庄重

B.遂而鸡豚 于是

C.请息交以绝游 游玩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意态,情趣

2.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

A.复驾言兮焉求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C.仰观宇宙之大

D.引以为流觞曲水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臣具以表闻 能以足音辨人

B.且何谓阁子也 故病且怠

C.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因舍其名

D.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字而幼孩

4.下列各项加点词活用现象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①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⑤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⑥驼业种树

⑦眄庭柯以怡颜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⑨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⑩使人听此凋朱颜

A.①③⑨ B.②④⑦ C.⑤⑥⑧ D.⑤⑦⑩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材料一

蕴含着东方审美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重新引发建筑界关注,我国一批建筑师及学者开始致力于将园林思维引入建筑设计中。

北京红砖美术馆是一座鲜见的内有当代山水庭院的园林式美术馆,整体设计汲取了中国造园艺术精髓,呈现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园林式布局。美术馆设计精妙之处很多,一是遵循景观要素的布局法则,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二是运用大量光影要素,通过变换窗洞口的大小、形状、角度、深度等,利用光影关系弱化空间分界,构成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设计者还运用了框景、借景、障景、漏景等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如美术馆入口设计先收再放,营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安徽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实现了徽州文化与自然山水的有机融合与创新,是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诠释江南园林文化、意境与空间的成功案例。整个博物馆参照古典造园法则设计立体化观景路径,池水、假山、瓦墙、水墙、古树、台阶、窗洞等相互掩映,共同构成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

博物馆屋顶营造了山的意象,金属式混凝土材料的青瓦屋面在雨天呈现深浅不一的色泽,远观如高矮不等的树木,赋予博物馆以山的细节和灵气。主入口庭院的视觉焦点,是一座由片状墙体排列而成的“假山”。这座“片石”假山,表面配以水刷石材质,与池岸相融,山池一体,相得益彰。“假山”之后有粉墙,状如中国山水画之宣纸裱托;再后为“瓦墙”,其形有如顶部“屋山”之延伸,层层叠叠,显近远不同之无尽深意。“片山”想法源于《清明上河图》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素园石谱》中的“永州石”。“假山”、“屋山”和越过古镇片片屋顶而望得的真山,让人与这层叠深远的人工造景及自然山景相感应,得以“会心不远”,达致生命的诗意寄托。

“水墙”是博物馆设计的又一亮点。最初设计方案是用白灰掺墨方式做出如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一般的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效果,但因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设计者最终选择了水波纹肌理的白色质感涂料,打造出“水墙”。一道道“水墙”,恰如中国山水画中将山景分层隔离的云雾水面,它们与池中的真水一起,映衬着“屋山”和片石“假山”,营造出深远的意境,成为绩溪博物馆“胜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篱苑书屋”位于北京郊区接近群山的地方,是一座方形建筑,以方钢作为主要构件,外围材料使用钢化玻璃,玻璃外侧被4万余根长短一致、粗细相当的柴禾秆密密匝匝地包裹。从远处看,屋前水面、水边栈道、平铺的鹅卵石路围护下的裹满禾秆的篱苑书屋,犹如生长在山谷中的巨型鸟巢。建筑内部唯一的隔断是混凝土大门处的玄关,浓缩的入口空间为接下来主要空间的呈现做了铺垫。书屋内部主体空间由大台阶及书架组成,书被摆在台阶下面,台阶成为主要的看书空间。屋内没有人造光源,阳光透过夹在侧面及屋顶玻璃当中的柴禾秆将斑驳的影子投射到室内空间,明亮而温和,读书人仿佛置身于自然。

(取材于李晓丹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中国画与古代建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知中国画理,无以言中国园林。”绘画和建筑的关系在“界画”这里形成了一个微妙的交汇点。界画发祥之时带有建筑草图的影子,它以描绘建筑物或者各种精致器物为艺术表现形式,绘制过程中通常需要用界尺来辅助画笔,勾勒建筑物或者器物的轮廓线。由于科学、形象地载录了以建筑及桥梁、舟车等为对象的古代生活原貌,早期界画的使用价值、档案价值或许更大于审美价值,一些早已消失于大火或历史云烟中的中国木质古建,得以如纸上纪念碑一样,被后世铭记、想象和怀念。据《历代名画记》记载,唐朝时官至工部尚书的阎立本既亲自参与设计图的绘制,又熟谙于山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成为单纯的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正是以山水的画境为骨架的。山水画与古典园林建造,都基于人们想要亲近自然的愿望。造园大师计成为高官严嵩修建别墅庭院“积香炉”时,把严大人扔给他的两句宋词“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筑出满目风情。唐代诗人王维,不仅创作了“画中有诗”的山水画、“诗中有画”的山水诗,还筑建了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所谓“善画者善园,善园者善画”,山水画和园林在创作手法和思想上相互交织。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其美学境界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绘画、戏曲等艺术形态相契合。

在传统山水画中,画面的主次关系是很讲究的,如果喧宾夺主,画面就会混乱、平板。因此,山水画在构图时,首先要找出有特色的山和树作为主体。如明代戴进《关山行旅图》,画家将主峰置于画面中心,以精细的笔法描绘出主峰挺拔陡峭、直入云天之势;把江渚、远山以及水景放在次要位置,画得简括、浅淡,烘托出主景的雄伟、挺拔。整幅作品近浓远淡,富有层次,工细之中见豪放,雄伟之中见秀气。

古典园林的整体布局也很讲究建筑和空间的主从组合,通过对比实现主次分明、多样统一的效果。如北海公园琼华岛上的白塔,与其前面的琉璃佛殿,在色彩上形成洁白与金碧重彩的强烈视觉对比;塔的弧线造型和高居山顶的位置,更使其成为琼华岛乃至全园的主体建筑景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则以其巨大体量与四周建筑物形成对比,成为全园布局的主体和重心。此外,形状对比也是园林布局的常见方式。

中国传统山水画最忌将主题和盘托出,主张以含蓄的方式来表达画面的中心思想。要把握好这个火候,“藏”与“露”的拿捏非常重要。如元代王蒙所作《长松仙馆图》,画面下方近水的岩石与长松交错,松涛阵阵似可听闻,在郁郁葱葱的崇山峻岭中两处有藏有露的山居茅舍,传达了“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的意趣。

中国古典园林为表达园景意境的深邃,也会把某一景物通过山石、建筑、植物等遮掩一部分,使人看不到全貌,产生一种欲显而隐的含蓄美感。如苏州留园的石林小院,由于院墙、门窗遮挡了一部分山石,从院中看到的石林小景便呈现些许神秘感,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苏州拙政园的花木隔、山石隔等更是运用这一造景手法的典范。

除了上文提到的“主次分明”、“藏露互补”之外,“疏密有致”“动静皆宜”“虚实相生”等也作为传统山水画基本的绘画原则被古代造园家以各种形式广泛运用于造园实践中。

(取材于牧戈等人的文章)

5.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红砖美术馆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其入口设计营造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意境,行走于美术馆之中,步移景异。

B.红砖美术馆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运用大量光影要素,构

建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

C.安徽绩溪博物馆设计的“片山”想法源于《素园石谱》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

源于明代《清明上河图》中的“永州石”。

D.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具有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但不如水波纹肌理美观,所以绩溪博

物馆选择打造“水墙”。

6.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界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最终发展为具有诗情画意的山水画。

B.“三维的中国画”指山水画具有意境深远、生动逼真的艺术特色。

C.具备深厚的绘画素养与文学素养是成为造园大师的重要前提条件。

D.《关山行旅图》的绘画原则对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

7.下列有关《红楼梦》大观园景观的描写,意境与材料一画线句最贴近的一项是(3分)

A.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

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

行不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青松拂檐,玉兰

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忽开一隙,

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

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材料一中的“篱苑书屋”被誉为“全球最美图书馆”之一,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书屋设计亮

点及该亮点中蕴含的设计理念。(4分)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流年似水

聂鑫森

度若飞做梦都没想到,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脱下沾满油泥和铁屑的工装,领取了一个大红封皮退休证,从城北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回到城南的流年巷度家小院。

流年巷弯弯曲曲,像是一条窄窄的湍急的溪河,流走了无数个春朝秋夕。当度若飞的目光触摸到“流年巷”的巷牌,他真切地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他呱呱坠地时,在一家铁道工厂当工程师的父亲,从乐府诗“关山度若飞”一句中,取出“度若飞”三个字作了他的名。这似乎成了一种预言,上一辈和下一辈都是干铁道工业的。

街坊邻居看见度若飞,都说就像看见当年的老度爷:瘦瘦高高,一头黑里夹白的乱发,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

度若飞回到家里,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想一些陈年旧事。三十多年前,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分配到老家株洲的轨道交通研究所,参加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的研究,画不完的图纸,做不完的试验,哪里有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的区别。

这时计小耕走了过来。度若飞站起来,说:“刚才邻居说这些年他们很少见到我,让我很愧疚。你上班忙,下班教养孩子还是忙,我却成了个甩手掌柜,想的只是所里的事,苦了你一个人!”

计小耕笑了,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可惜儿子快速地跳过了童年、少年时代,进入了青年时代,真是倍速人生。如今在上海,与几个同学办起一家精密机床制造厂,闹得热气冲天的。

度若飞听后叹了口气,惆怅地说:“挺羡慕儿子的忙。我这个有一身本事的高级技工,闲得老骨头发酸发软。”

葡萄架上的藤叶,窸窸索索地响,落下一对翠羽红喙的小鸟,你一声我一声地叫,很好听。计小耕说:“既然退休了,就该让时间慢下来。”

退休了的度若飞,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难以入眠,脑子里呈现着一张一张的图纸、一个一个铮亮的零部件,直到院子里什么时候下起了小雨,沙、沙、沙……度若飞打一个愣噤,说:“试验开始了,是飞跑的车轮在磨擦钢轨,有杂音。”

计小耕醒了,说:“是雨点落在芭蕉叶上的声音,快睡吧。”

天刚亮,度若飞与妻子双双出门,穿过长长的巷道,到巷尾外的南湖公园去散步,过小桥,穿树林,绕假山,行花径。但度若飞的步子迈得又急又大,好像是赶着去上班,总把妻子丢在后面。

计小耕说:“你还陷在自己的心理时间里,想慢都慢不下来。你得找到一个标示客观时间真实行进的物件,来矫正思维模式的惯性使然。”

“钟表吗,还是手机?我们都有。”

计小耕脑子灵光一闪,眨了眨眼,说:“不,是古代计时用的‘铜壶滴漏’,滴水之声便是时间之声。”

“那物件只博物馆有。”

“你是高级技工,可以仿制。读大学时不是听老师细说过‘铜壶滴漏’的构造和原理嘛,制作可以磨慢你的性子。”

在钟表还没有面世之前,古人晴天用圭表(又称日晷),测日影以计算时辰;阴雨天和夜晚则用“铜壶滴漏”,壶中盛满了水,逐渐从壶底的小管往外滴落。

度若飞的精气神忽地火旺起来。他到工业器材市场,购回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小钳工桌、榔头、老虎钳、铁砧、扳手、锉刀、钢凿、钢剪、小焊枪、白铁薄板、水笼头、铁管、铜管……又收拾出一间空房,作为他的“车间”。白天,画图、计算、制作,一遍遍地测试、改装。一落黑,下班,怕钢鸣铁响惊扰了左邻右舍。

三个月后,“铜壶滴漏”制作成功。两个长圆形的白铁无盖圆壶,依次立在两层梯形的红漆木架上,上层的壶底伸出一个黄铜管滴嘴,一滴一滴的水漏入下面的壶中,叮咚,叮咚,声音很清亮。上层的壶里固定着长竹条的刻箭,刻箭上面刻着二十四格,一格代表一个小时。

计小耕左看右看,然后对着手表听水的滴落声,大声说:“不愧是大匠神工!儿子回来探亲,就让他睡这间房,听听时间之声。”

在“铜壶滴漏”声中,度若飞走路放慢了步子,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早晨和妻子一起并肩散步,挺直弯惯了的腰,双手悠闲地摆动,一边还说些闲话。

长长的白天,度若飞侍弄一会儿花草,然后坐在书房里,安静地读一阵书。他读到王沂孙《锁窗寒》中的“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春怨”怎么是“一窗”呢?应该是“一怀”才准确。他便去问妻子。

计小耕听着问题,睁大眼睛看丈夫的面相,说:“你脸上的肌肉,褪去了紧张感,有光泽有喜气,显得年轻了。”

叮咚——叮咚——

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床头柜上的座机忽然响起了铃声。

度若飞立刻醒了过来,抓起话筒,问:“哪位?”

“爸,是我。早些日子妈发来‘铜壶滴漏’的视频,又古典又现代,有形有色有声,好玩意呵!爸能把设计图纸、工艺流程说明快递过来吗?”

“当然行。你要这个做什么?”

“这是个好玩意儿,让我突然想起一种微型均速高效铣床的设计。我还想在株洲办个分厂,聘您这位老将当技术顾问,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度若飞兴奋起来,大声说:“这个美差我应了。”

叮咚——叮咚——

“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度若飞的耳鼓上敲打,变得高亢、宏重,像铺天盖地的钢鸣铁响……

(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目光触摸到巷牌”,“听到‘流年似水’的哗哗声”写出了度若飞回到流年巷对时光飞

逝的真切感觉,与题目相呼应。

B.面对度若飞的歉疚,计小耕“巧妙地把话题转到儿子身上”,体现出她对丈夫的理解和

包容,也自然地引出了对儿子的介绍。

C.“‘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像“钢鸣铁响”,写出度若飞被儿子聘请的

兴奋,也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D.藤叶的响声与小鸟的叫声,和谐“好听”,这一处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了慢生活的美好,

与度若飞退休后的不适形成反差。

10.关于文中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详细列举度若飞购买的工具和材料,这体现了他的专业性和做事的热情。

B.度若飞是高级技工,又听过“铜壶滴漏”的原理,这为他的制作提供了可能。

C.妻子建议度若飞制作“铜壶滴漏”,是想矫正他的思维惯性,调整他的心理时间。

D.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

11.退休之后,度若飞对时间的感受有哪些变化?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12.聂鑫森说:“我希望我的短篇小说有一种传统文化韵味。”这篇小说哪些方面体现了“传统

文化韵味”?请简要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材料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①,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

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选自《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秦惠王欲伐蜀,以为道险狭难至,而韩又来侵,犹豫未能决。司马错请伐蜀。起兵伐蜀。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秦白起败赵军,斩首二万,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楚献汉北及上庸地。

(《资治通鉴·周纪》)

【注】①西海诸侯:上古文献中称“蜀地”为西海。

1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今夫A蜀B西辟之国C而戎狄之D长也E弊兵劳众F不足以成名G得其地H不足以为利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文中指“发兵、出兵”,与《石钟山记》中“郦元以为下临深潭”的“下”意思不同。

B.“顾”,“反而、却”,与《项脊轩志》中“瞻顾遗迹,如在昨日”的“顾”意思不同。

C.“因”,“凭借、依靠”,与《烛之武退秦师》“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意思不同。

D.“伐”,“讨伐、攻打”,与《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意思不同。

15.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张仪分别论证了伐韩之利与伐蜀之弊。他认为,伐韩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成就霸业,

伐蜀则会落得兴师劳众,无名无利。

B.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意见,收服了蜀国,使秦国国力增强,后来又派白起进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北和上庸。

C.文中司马错论述伐蜀理由,见解精辟,逻辑严谨,透过这些言论,勾勒出一个老成持重、审时度势、追求实效的谋臣形象。

D.司马错认为,蜀国是西部偏僻的国家,戎狄的首领,朝政像夏桀、商纣一样混乱,以秦国的国力攻打它,轻而易举。

16.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

(2)十月取之,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17.秦灭蜀是秦统一道路上的重要一步,请根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秦伐蜀可以得到的好处和秦

伐蜀时的形势。(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18~19小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1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鹅黄嫩绿”四字形象再现柳色之可爱,以此反衬小序中的“巷陌凄凉”四字,语意深

沉。

B.“岑寂”之时又近“寒食”,载酒寻欢也不过是在凄凉寂寞中强遣客怀而已。

C.最后三句将花落春尽的忧思化作问答,“自碧”两字蕴含池水无情人多情之叹。

D.全词借实景遣怀,从听角看柳写起,从眼中之春到“池塘自碧”,无限哀怨。

19.姜夔在写作本词和《扬州慢 淮左名都》时都身处“空城”,但抒发的情感却有不同之处,

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在向晋武帝保证先尽孝后尽忠后,用衔环结草的典故表明心迹

的句子是:“ , ”。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小刚临摹了一幅诸葛亮的画像,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想好。汪老师认为不妨

直接用古人成句,比如“ , ”就

很好。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小题。

在“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中,关于太阳是早晨更近还是中午更近,两小儿各执一词,使得孔子“不能决也”。今天我们从科学角度来分析。

一小儿是 ① 推断太阳远近,并不可靠。太阳升起时,以树木、房屋和一小角天空为背景,背景之小可衬托出太阳之大;加上天空较暗,也使得太阳看上去要大一点。到了中午,太阳以过阔的天空为背景,就显得小了。另一小儿则是根据体感的凉热来推断,同样不可靠。② ,直射热量比较高,所以人们觉得热,而早晨太阳斜射大地,加上夜里地面热量已消散,所以人们觉得凉快。

那么,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观测者更近 可以肯定的是,观测者在地球上的位置会影响测算结果;而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会使得观测者与太阳的距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科学家经过多次精确测算最终得出的结论,可大致表述为:在同一观测点,有些时期太阳早晨比中午更近,有些时期则相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21.下列句子中的“肯定”和文中加点的“肯定”,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她猜测同桌的那只铅笔盒来自遥远的大城市,而价钱肯定非同寻常。

B.由于难以肯定,所以我较为相信,开始是六先令,后来是七先令。

C.“修辞立其诚”,这句话虽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

D.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在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

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小题。

看戏之趣,来自台上台下的共鸣。2023年跨年夜,由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临川四梦·汤显祖》在南京上演。戏里,汤显祖与他笔下的角色共同唱出《牡丹亭》中的《皂罗袍》,全场观众 地同声共唱!情感涌动之处,呼应着无数曾年轻与正年轻的生命。

我们相信年轻人和戏曲的亲近之心,更相信古典戏曲的魅力。“戏曲进校园”取得的成效印证了这一认识。寻求共鸣成为必须,这要求艺术院团、剧作主创 ,把最优秀的作品带给年轻人,让他们能切身感受戏曲艺术的璀璨光华。演出之余,我们越来越积极地开展导赏、对话,让主创与青年观众面对面,以情感的涌动为端点、为启发、为引领,理性地甄别和探究戏中人物以及戏曲本身的文化语境,与青年观众共同成长。

戏曲总能将人们的情感连接起来,如藤蔓相连、花叶相依。每当我们看到年轻观众们为《梅兰芳·当年梅郎》痴心陶醉时,为《眷江城》潸然泪下时,为《瞿秋白》情感激荡时……我们都深感,古典戏曲的大树正吐绽新绿!我们与年轻观众共同感受 的戏曲之美,让“古老”与“青春”进行大合唱。

2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情不自禁 精益求精 连绵不绝

B.身不由己 千锤百炼 连绵不断

C.身不由己 千锤百炼 川流不息

D.情不自禁 精益求精 川流不息

2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过来。(4分)

五、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对待自然美景,我们“想见”,然后“看见”,最后有所“感悟”。“想见”是一种向往和期待,它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梦想;“看见”是行动,亲自前往,实际观察,一探究竟,它可能带给你深刻体验和意外惊喜;“感悟”则是在观察和思考后获得了认识和领悟。这对我们的学习求知和成长发展也有启示意义。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语文参考答案

1.D正确

A矜:看重,推崇

B遂:成

C游:交往

2.C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A复驾言兮焉求——宾语前置

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

C仰观宇宙之大——定语后置

D故不我若也——宾语前置

3.C

A用\凭借

B那么\并且

C于是

D却\你们的

4.D①名作动②名词作状语③名作动④名词作状语⑤使动⑥意动⑦使动⑧意动⑨形容词作名此⑩使动

5.A

A材料一第2自然段

B材料一第2段“恰当处理山石、水流、墙体、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山林、岛屿、山泉、沟壑等自然意象,演绎出中国古典园林山、水、林、石、人共融的绝妙意境”,而不是“构建了蕴含东方审美观的共融式古典园林”。

C材料一第4段:“片山”想法源于《素园石谱》中特殊的山石绘法,山体形态则源于明代《清明上河图》中的“永州石”

D材料一最后一段:选择打造“水墙”不是因为“古徽州传统白石灰粉墙具有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不如水波纹肌理美观”,而是因为“墙体外保温层无法像传统青砖一样与外层灰浆吸融贴合”;“斑驳沧桑的墙面肌理,不如水波纹肌理美观”文中没有提到

A“‘界画’脱胎于建筑设计图”错误。原文说“从他开始,建筑设计中的山水渐渐从原来的宫观效果图中独立出来”,可见界画脱胎于宫观效果图。

B“‘三维的中国画’指山水画具有意境深远、生动逼真的艺术特色”错误。原文说“中国园林重意境,重诗情画意,被称为‘三维的中国画’”,可见是重诗情画意,不是生动逼真。

C材料二第3自然段

D“《关山行旅图》的绘画原则对苏州拙政园的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错误,《关山行旅图》体现主次分明,拙政园表现出含蓄的审美情趣。

材料一划线句子体现了景观的相互掩映和悠远深邃的中国画式园林景观。

A“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只突出了假山;

B“崇阁巍峨,层楼高起”,突出了建筑的雄伟壮阔。

C“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描写的内容只体现了文中的“水墙”。

8.①屋前水面、水边栈道、石路、书屋与自然融合,书屋如巨型鸟巢与屋后群山映衬:书屋遵循景观要素布局法则,形成自然(山水)意象,演绎出绝妙意境,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愿望。②外墙钢化玻璃与柴禾秆的组合:用现代建筑技艺与材料营造建筑意境与空间,当地民俗文化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③屋内没有光源,外墙设计带来室内自然采光:巧用光影要素,明亮温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读书环境,构成共融式古典园林空间。④浓缩的入口空间与主体大空间组合:藏露互补,欲显而隐,具有含蓄的审美情趣。(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

9.C“也写出了传统文化的复兴”错误。这一处没有写出传统文化的复兴。

10.D“王沂孙的《锁窗寒》开始让度若飞褪去了紧张感”错。在“铜壶滴漏”的声音中,度若飞步子放慢、心情轻松等表现说明他已开始褪去紧张感。

11.①刚退休回家,感到时光飞逝。从“刹那间他就年满六十了”可知他感觉时光流逝之快。

②在最初的退休生活中,感觉时间漫长。从“觉得白天很悠长,长夜更难熬”的煎熬感可知。

③“铜壶滴漏”制作完成之后,在慢下来的惬意和即将发挥余热的兴奋中感受时间张弛有度的丰富厚重。由侍弄花草、安静读书和结尾觉得“铜壶滴漏”的声音变得高亢宏重可见。(1点给1分;2点给3分;3点得4分)


12①人物塑造上,度若飞是一个技艺精湛的高级技工,他身上具有传统工匠精神,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

②语言风格上,流年巷、度若飞等内蕴丰富的名称和诗句的引用,带有古典韵味,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

③情节内容上,制作铜壶滴漏这一古代计时工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铜壶滴漏的制作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

④主题上,体现了传统文化对现代快节奏生活的滋养与调适,体现了“传统文化韵味”。

(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得满分)


13.BEG

14.C

A“破荆州,下江陵”的“下”是“攻下,攻占”

B“瞻顾遗迹,如在昨日”的“顾”是“看”

C两个“因”都是“凭借、依靠”,含义相同

D“自伐者无功”的“伐”是“夸耀”

15.B“后来又派白起进攻楚国”错,是派司马错进攻楚国

16.(1)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不认为我们贪婪。(故,因此;拔,攻取;以为,认为。各1分)

(2)十月夺取了那里的土地,降低蜀王的身份,更改蜀的封号为侯,派遣陈庄去辅佐蜀侯。(取,夺取;更,更改;相,辅佐。各1分)

17.好处:①由“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可知:伐蜀可以为秦国开疆扩土,富民强国。②由“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可知:伐蜀可以获得利益和除暴、平乱的好名声。

形势:③由“巴、蜀相攻击,俱告急于秦”,可知:巴国、蜀国爆发激烈的战争,蜀国大乱,易攻易伐。


18.D.“借实景遣怀”错,词中有虚拟之景。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渐入虚拟的情景,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其惆怅情怀已然愈益深浓。

19.①《扬州慢》中,“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而“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对“空城”的进一步描写,过去是十里春风一派繁荣景色,现在却长满荒草,一片青青。高大的乔木空对着被洗劫之后的废弃城市。昔日繁华的扬州如今一派荒凉萧条,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②《淡黄柳》中,“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空城”先给人荒凉寂静之感,于是,“晓角”的声音便异常突出,如空谷猿鸣,哀转不绝,象在诉说此地的悲凉。听的人偏偏是异乡作客,更觉苦痛;柳色依依,让人想起离情,加上“明朝又寒食”,异乡逢节日,倍增对亲人的思念。词人借助“空城”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故乡的怀念之情。

(每点3分)

20.(1)(臣)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21.B

文中的“肯定”是“确定”的意思

A一定,无疑问;

B表示“确定”;

C承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

D表示承认、认可;

22.①根据太阳的大小/根据视觉上的大小;②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解析:①此处要写一个小儿推断的根据,由“太阳升起时……背景之小可衬托出太阳之大……到了中午……就显得小了”,可见这是说看到的太阳的大小并不准确,与背景等有关,可见一小儿是“根据太阳的大小/根据视觉上的大小”来推断的;

②此句与“早晨太阳斜射大地”相对,且要照应“直射”,可见是中午的太阳,可填: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23.A

第①空,语境是说全场观众感情激动,不禁同声共唱。可用“情不自禁”。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第②空,依据后文“把最优秀的作品带给年轻人,让他们能切身感受戏曲艺术的璀璨光华”可知,这里是要求艺术院团、剧作主创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可用“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已经很好了,还力求做得更好。

第③空,依据“戏曲总能将人们的情感连接起来”“让‘古老’与‘青春’进行大合唱”可知,这里是强调戏曲美的连续性,可用“连绵不断”。连绵不绝: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24.我们相信古典戏曲的魅力,更相信年轻人对戏曲的亲近之心。

解析:画线句子的语病有:

①不合逻辑,把“更”前后内容对换;

②搭配不当,“年轻人和戏曲的亲近之心”的“和”改为“对”。

参看高考评分细则


立意:

1.“想见”“看见”,才能“感悟”。

2.心怀渴望,勇于行动,善于思考,才能成长。

3.梦想为帆,行动为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