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各省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最低分及位次
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上海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9,最低位次是12388;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黑龙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4,最低位次是8902;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云南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8,最低位次是8378。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具体来看一下!
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各省的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辽宁历史类最低分数线为598;物理类最低分数线为604;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湖南历史类最低分数线为587;物理类最低分数线为5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四川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81;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16;
省份 | 学科 | 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综合 | 本科批 | 591 | 12433 |
天津 | 综合 | 本科A段 | 620 | 7371 |
河北 | 历史 | 本科批 | 611 | 2882 |
河北 | 物理 | 本科批 | 590 | 21772 |
山西 | 文科 | 本一A | 564 | 2139 |
山西 | 理科 | 本一A | 566 | 17400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批 | 546 | 1962 |
内蒙古 | 理科 | 本一批 | 553 | 10643 |
辽宁 | 历史 | 本科批 | 598 | 2076 |
辽宁 | 物理 | 本科批 | 604 | 13524 |
吉林 | 历史 | 本科批 | 576 | 1749 |
吉林 | 物理 | 本科批 | 581 | 9206 |
黑龙江 | 历史 | 本科批 | 594 | 1431 |
黑龙江 | 物理 | 本科批 | 599 | 8902 |
上海 | 综合 | 本科批 | 529 | 12388 |
江苏 | 历史 | 本科批 | 590 | 5958 |
江苏 | 物理 | 本科批 | 600 | 30768 |
安徽 | 历史 | 本科批 | 603 | 3254 |
安徽 | 物理 | 本科批 | 610 | 20196 |
福建 | 历史 | 本科批 | 581 | 2482 |
福建 | 物理 | 本科批 | 610 | 12272 |
江西 | 历史 | 本科批 | 593 | 2595 |
江西 | 物理 | 本科批 | 592 | 14358 |
河南 | 文科 | 本一批 | 581 | 4526 |
河南 | 理科 | 本一批 | 604 | 21039 |
湖北 | 历史 | 本科批 | 582 | 4120 |
湖北 | 物理 | 本科批 | 602 | 16685 |
湖南 | 历史 | 本科批 | 587 | 3284 |
湖南 | 物理 | 本科批 | 595 | 16203 |
广东 | 历史 | 本科批 | 581 | 6198 |
广东 | 物理 | 本科批 | 592 | 27861 |
广西 | 历史 | 本科批 | 593 | 1781 |
广西 | 物理 | 本科批 | 584 | 11949 |
海南 | 综合 | 本科批 | 670 | 3396 |
重庆 | 历史 | 本科批 | 575 | 3293 |
重庆 | 物理 | 本科批 | 592 | 15799 |
四川 | 文科 | 本一批 | 581 | 3445 |
四川 | 理科 | 本一批 | 616 | 17064 |
贵州 | 物理 | 本科批 | 594 | 10323 |
云南 | 理科 | 本一批 | 598 | 8378 |
陕西 | 文科 | 本一批 | 558 | 2578 |
陕西 | 理科 | 本一批 | 587 | 12013 |
甘肃 | 物理 | 本科批 | 574 | 9844 |
青海 | 理科 | 本一批 | 474 | 3078 |
宁夏 | 理科 | 本一批 | 448 | 11446 |
新疆 | 文科 | 本一批 | 501 | 1247 |
新疆 | 理科 | 本一批 | 502 | 494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怎么样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99人,其中教授268人,副教授389人,学术型博士生导师341人,工程博士生导师13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0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3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5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6个。2018年,2项成果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通过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选拔、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两条快速成长通道,支持优秀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