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南电竞logo > 高考复习 > 高中历史 >正文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具体影响

2020-03-19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实现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实现了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人口资源也得到了全面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具体影响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与影响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开发南洋,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贡献.

(5)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6)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地主阶级、封建官吏的横征暴敛和盘剥,土地的兼并,使农民纷纷破产,无以为生,只得离乡背井,到处流亡。

2.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

3.为加强边防,历代政府组织大规模的居民向边境地区迁移。

4.经济重心南移,人口也相应向南流动。

5.自然灾害的影响:我国古代黄河流域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古代黄河多次决口泛多次改道,导致该地区人口向灾害较少的地区迁移。

中国古代几次重要的人口迁移

一、永嘉之乱。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华。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

二、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三、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

四、明初洪洞大槐树移民,从山西南部向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区的大规模移民。

明王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决定从山西移民填充华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万人,移民山东121万人,移民河北41万人。今天河南、河北、山东有很多人都以洪洞大槐树为祖居地的,这不仅是人们的代代口口相传,也见之于家谱、史册。仅豫西地区,从大槐树的移民后裔就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五、明末清初的30年战乱,四川被祸最惨。

四川之所以要“填”,是人口极度稀少,需要充实。张献忠入川,四川成了四战之地:明军滥杀,清军滥杀,地方豪强滥杀,乡村无赖滥杀邀功,张献忠更大开杀戒;继而是南明与清军的战争;还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四川人民遭到了一次次的战乱和屠戳。据官方统计,四川全省残余人口约为60万人,成都全城只剩下7万人,一些州县原有人口只剩下10%或20%。

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湖广是个大地理概念,包括两湖、两广、江西、福建等南方省份。在一个世纪内,四川接纳移民达600多万人。当代四川人口中 80%以上的家庭是清代“湖广填四川”大移民的后裔,总数达六、七千万人之巨,在成都,这个比例更高,达95%以上。 如朱德在《我的母亲》中介绍,祖先就是湖广填四川时广东迁移过来的,陈毅、聂荣臻的先祖来自湖南,吴玉章、郭沫若的先祖来自福建,刘伯承、罗瑞卿的先祖来自湖北,邓小平的回籍祖来自广东等。

六、粤、闽等沿海居民的下南洋。

南洋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包括当今东盟10国在内的广大区域。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不堪战乱的普通百姓和权力失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成为中国移民的迁徙地和避难所。因此这种迁徙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但真正意义上的下南洋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的,到清朝末年达到高潮。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

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下南洋的流民,来自全国大部分省区,但福建、广东人占95%以上。这与自然、人文因素极有关系。闽、粤两省海岸曲折,人民与海相习,这是内地老百姓不能相比的;两省距离南洋较近,往返方便,路近费省。据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一千万是华人;马来西亚两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六百万;泰国六千五百万人口,华人约二千万,占了将近三分之一;新加坡三百多万人,华人多达90%,是海外华人占所在国人口比例最高的一个国家。

点击查看高中历史更多内容

Baidu
map